[实用新型]螺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10366.3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1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祥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02 | 分类号: | F16B39/02;F16B37/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锁固组件有关,更详细地是指一种防止松脱的螺帽。
背景技术
螺帽普遍地被使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机械、精密仪器或是大型器具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一般最常见的螺帽大多是仅于内部设有一螺孔,并直接与一螺栓或螺杆配合,但常会因为震动而导致松脱,造成组件分离,造成操作者使用上的困扰或发生危险。
虽有业者改良螺帽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该螺帽1具有一本体10、一螺孔11、一第一剖沟12、一第二剖沟13与一锁孔14。其中该本体10具有一顶面10A与一底面10B。该螺孔11贯穿该本体10的顶、底面,该第一剖沟12是自该螺孔11内壁沿径向切设而成,该第二剖沟13是自该本体10的外环面沿径向切设而成,且该本体10于该第一剖沟12与该第二剖沟13之间形成有一接颈15;该锁孔14贯穿该本体10,同时贯通该第一剖沟12与该第二剖沟13,该锁孔14供一螺栓(图未示)锁入,随着螺栓的进逼,迫使该本体10对应于该接颈15的部位略为变形,据此以使该螺帽1更为紧固结合于一对象(如螺杆)上。
上述螺帽1结构虽有助于改良传统简易螺帽容易松脱的缺陷,惟该螺帽1必须经加工制作出该第一剖沟12与该第二剖沟13,不仅加工不易,更增加制作时程;且为了多设置第一剖沟12与该第二剖沟13,此二剖沟12、13必须要有一定间隔,以避免强度不足而产生破裂,如此设计将造成本体10的厚度较厚,而增加螺帽材料方面成本的支出;又,该第二剖沟13外露于该螺帽1的外周面,故容易受到粉尘堆积,长期使用会造成螺栓不易锁入或不易旋退,故螺帽1的结构仍具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帽,具有简化工艺,且锁固确实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帽,具有一本体及一螺孔贯穿该本体的顶面、底面,其中:该本体自顶面往底面区分有一小径段与一大径段,该本体具有一内环沟与至少一锁孔,其中该内环沟自该螺孔孔壁凹入形成,且位于该大径段上,该锁孔沿轴向贯穿该本体的顶、底面,并与该内环沟相交。
所述的螺帽,其中该内环沟沿径向切设而成。
所述的螺帽,其中该本体于小径段的外环面至该螺孔的中心线距离,小于该内环沟底面至该螺孔的中心线距离。
所述的螺帽,其中该大径段具有一相对于该底面的外侧面,该外侧面至该内环沟的一内壁面之间形成一接颈,该接颈的宽度小于该内环沟的槽宽。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螺帽是利用一螺栓锁入该锁孔,由螺栓锁紧的力量压迫该接颈与该内环沟的壁面,造成该内环沟的两对壁局部变形压缩,促使该螺帽与物件(如螺杆)间的螺纹间隙消失,让螺帽可以确实稳固地锁固于该对象(如螺杆)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螺帽的立体图;
图2是公知螺帽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螺帽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螺帽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螺帽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螺帽,10本体,10A顶面,10B底面;
11螺孔,12第一剖沟,13第二剖沟,14锁孔;
2螺帽,20本体,20a顶面,20b底面;
22小径段,22a外环面;
24大径段,24a外侧面;
26内环沟,26a底面,26b内壁面;
28锁孔,28a凹入段,28b内螺纹段;
29接颈;
L中心线,H1第一长度,H2第二长度,w1宽度,w2槽宽;
3螺管,31外螺纹;
4螺栓,42头部,44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螺帽具有一本体及一螺孔贯穿该本体的顶、底面,该螺帽的特征在于:该本体自顶面往底面区分有一小径段与一大径段,意即,该本体的外环面呈阶级状。该本体具有一内环沟与至少一锁孔,其中该内环沟自该螺孔孔壁凹入形成,且位于该大径段上;该锁孔沿轴向贯穿该本体的顶、底面,并与该内环沟相交。
根据以上构思,其中,该内环沟是沿该本体的径向切设而成。
根据以上构思,其中该本体于小径段的外环面至该螺孔的中心线距离小于该内环沟底面至该螺孔的中心线距离。
根据以上构思,其中该大径段具有一相对于该本体底面的外侧面,该外侧面至该内环沟的一内壁面之间形成一接颈,该接颈的宽度小于该内环沟的槽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祥开有限公司,未经祥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10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