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胆胃炎消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5700.0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1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鲜丹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鲜丹科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4;A61P1/16;A61P1/18;A61P1/00;A61K35/37;A61K31/5415;A61K31/4164;A61K31/196;A61K31/46;A61K31/7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9600 重庆市彭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胃炎 | ||
技术领域:中医传统药丸(药散)是纯中药制剂,胆胃炎消是中医传统药丸(药散)生产的技术革命,是根据现代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胃炎、食管炎、以及胆石症胆道或蛔虫并发炎症等,以舌质红、上腹灼热胀痛、口苦或呕吐、黄疸为特征的病因病理,用具有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清热利湿、抗菌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中西药配伍生产、既保持了中医传统药文化的习惯,又能防治上述疾病。适应患有以上疾病的人群服用,在国内属于独家首创。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现代管炎、胰腺炎、胃炎、食管炎、以及胆石症胆道或蛔虫并发炎症等,以舌质红、上腹灼热胀痛、口苦或呕吐、黄疸为特征的病因病理是:1、厌氧菌或某些化脓性耐药菌是慢性胆胃常见病的致病菌,多数细菌对常用抗生素已耐药,是这些疾病发生与难治的重要因素。2、病人免疫系统(包括免疫杀伤细胞)功能低下、不能抑制和消灭入侵细菌;细菌分泌的毒素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应激性炎症,导致病灶组织发炎、充血、水肿、坏死、渗出和功能障碍。3、致炎物刺激末梢神经产生疼痛、刺激平滑肌产生痉挛性绞痛。4、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防治上述疾病有效的商品药上市。故而急需研制一种防治上述疾病的新型专用药来防治上述病证。
发明内容:胆胃炎消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上述疾病的生理病理,和《鲜丹科秘方特色疗法》的临床经验,选用柴胡、白术、鸡内金、枳壳、茵陈蒿、郁金、木香、黄芩、白芍、甘草、竹茹、654-2、异丙嗪、双氯灭痛、螺旋霉素、甲硝锉,合计15种中西药组成。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现代化机械生产药丸(颗粒)技术生产,既保存了中医传统药文化的习惯,又体现出现代化机械制药的新技术特征。
剂型与包装:1、药丸包装为成人包装:5克x 12小袋/包2、颗粒包装分别为成人包装:5克x20小袋/包儿童包装:1.5克x20小袋/包。
用法与用量:1、成人包装:13-71岁者1次服用1小袋;10-13岁或71岁以上者2小袋3次分服,7-10岁者1次二分之一小袋,5-7岁者1次三分之一小袋。2、儿童包装:3-5岁者1次1小袋,1-3岁者1次二分之一小袋,6个月-1岁者1次三分之一小袋,3-6个月者1次四分之一小袋,1-3个月者1次五分之一小袋,新生儿六分之一小袋。
注意事项:1.以上为常规剂量,均用温开水吞服或冲服,每天3次,如与相关疾病专用药物配合使用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无糖尿病者可以加食用食糖调味,特殊情况尊医嘱。2、毒副作用暂未发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鲜丹科,未经鲜丹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5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差分信号反转纠正电路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