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3010.1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1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易念华;邓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传聚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34 | 分类号: | H04N21/234;H04N21/27;H04N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视频 指纹 快速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是否同源的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频文件来检测视频是否同源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视频服务的用户规模也变得非常庞大,网络视频服务的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服务模式,其中用户上传服务(UGC),用户可以自主上传视频至视频服务提供商的平台上供其他用户观看,并且可以从视频服务提供商拿到相应的广告提成,因此UGC业务的用户规模非常庞大,服务商在运营过程中也面临了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用户上传的视频的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问题,很多用户上传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作品,在服务商删除后,用户将视频文件经过简单的编辑后,又重新上传到平台上,服务商因此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来监控用户上传视频的合法性,以避免因为侵权带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方法和装置,能够识别简单编辑后的视频与相同源的视频的一致性,从而可以自动控制用户重复上传的侵权视频,降低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方法,包括:
对输入视频进行解码得到YUV分量;
对视频转化后第k帧的Y分量进行维度划分,得到N×M矩阵,其中每帧的维度为N×M;
对矩阵中的每一块计算出矩阵的质心梯度方向,得到第k帧的三维指纹向量;
根据计算得到的第k帧的三维指纹向量获取指纹序列;
将指纹序列与预先提取的目标视频的标准序列向量进行匹配,判断输入视频和目标视频是否同源。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在得到第k帧的三维指纹向量后,还包括使用KD树的索引结构将得到的第k帧的三维指纹向量存储到数据库。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在指纹序列与预先提取的目标视频的标准序列向量进行匹配的步骤中进一步包括:
根据指纹序列与目标视频的标准序列向量得到指纹距离,判断指纹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若指纹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表示匹配成功,输入视频和目标视频同源,若指纹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表示匹配失败,输入视频和目标视频不同源。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方法的一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对判断出属于同源的输入视频,禁止其上传,对判断出不属于同源的输入视频,允许其上传。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装置,包括:
解码模块,对输入视频进行解码得到YUV分量;
维度划分模块,对视频转化后第k帧的Y分量进行维度划分,得到N×M矩阵,其中每帧的维度为N×M;
指纹向量计算模块,对矩阵中的每一块计算出矩阵的质心梯度方向,得到第k帧的三维指纹向量;
指纹序列获取模块,根据计算得到的第k帧的三维指纹向量获取指纹序列;
匹配模块,将指纹序列与预先提取的目标视频的标准序列向量进行匹配,判断输入视频和目标视频是否同源。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系统的一实施例,指纹向量计算模块还包括:
向量存储模块,使用KD树的索引结构将得到的第k帧的三维指纹向量存储到数据库。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系统的一实施例,匹配模块进一步包括:
指纹距离计算单元,根据指纹序列与目标视频的标准序列向量得到指纹距离;
指纹距离判断单元,判断指纹距离和预设阈值的大小,若指纹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表示匹配成功,输入视频和目标视频同源,若指纹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表示匹配失败,输入视频和目标视频不同源。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视频指纹的快速视频检测系统的一实施例,系统还包括:
视频上传处理模块,对判断出属于同源的输入视频,禁止其上传,对判断出不属于同源的输入视频,允许其上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传聚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传聚互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3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