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涂膜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8051.1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涛 |
主分类号: | A61K36/575 | 分类号: | A61K36/575;A61K9/06;A61P17/00;A61K33/24;A61K31/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17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狐臭 中药 涂膜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涂膜剂的配方及加工工艺,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腋臭俗称狐臭,主要症状是腋窝等褶皱部位散发难闻气味,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严重者可以导致患者心理障碍。
腋臭诊治有几个瓶颈,致使当今尚没有一种非常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第一个困难是病情轻重和疗效评判缺乏客观指标。难闻气息是一种主观症状,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为了相对客观评价患者病情的轻重和疗效,笔者建议借助旁观者进行评判。例如在判断是否有治疗适应证时要详细询问患者周围的亲人及同学、同事或朋友是否能闻到味道。一般讲,评判者与患者关系越疏远越客观。评判疗效时还要尽量将条件标准化,诸如要求患者处于相同状态下评判腋臭轻重。第二个困难是腋臭成因复杂,影响味道的关键点也比较多,这就使得每种治疗方法都存在局限性。目前认为腋臭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①腋窝皮肤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及棒状杆菌作用于无菌无味的顶泌汗腺分泌物,产生难闻气息,研究证实类白喉杆菌产生的酶在腋臭气味形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②腋臭患者顶泌汗腺细胞核二氢睾酮的浓度高于睾酮,且腋臭患者顶泌汗腺细胞核内雄激素和细胞浆性激素受体水平比正常人群高;③顶泌汗腺中5α- 还原酶活性较高,顶泌汗腺是唯一表达5α- 还原酶I 型mRNA 的组织,而5α- 还原酶I 型在雄激素的代谢中起主要作用。第三个困难是鉴于顶泌汗腺在皮肤中的分布位置,很难兼顾疗效和避免创伤。
中医认为狐臭多与先天禀赋有关,禀于先天,承袭父母腋下秽浊之气,熏蒸于外,从腋下而出;或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致使湿热内蕴。中医又称为狐臭为狐气、体气等。根据诱发狐臭的不同类型可以采取不同治疗方法,主要表现为:对于没有家族史,好发于夏季,腋下多汗,且狐臭味较轻则称为湿热熏蒸型。可以采取洗浴,达到减轻或清除的治疗目的。
对于有家族史,在青春期发病的且夏季多汗时造成臭气加剧的则称为秽浊内雍型。
中医治疗狐臭一般采用中药制剂的佳兰腋香,成分组成皆为传统天然的中药成分,外用除了表面上的止汗除臭,还能够疏通窍络,清解内毒湿热,拔出狐臭之根,从而达到对狐臭的标本兼治。中医治疗配以食物疗法效果更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狐臭的中药涂膜剂的配方及加工工艺。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和传统验方,发明了一个中药组方。又通过乙醇提取、脱色、浓缩等技术手段将该组方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混合多种在化妆品领域使用的原料,制成一种涂膜剂。该涂膜剂除了治疗狐臭外,还对有狐臭部位的皮肤有一定的保护、调理作用。该试剂涂抹在患处,易形成一层膜可以更好的覆盖患处,并能持久作用,当作用完毕后也易于去除。方便药物的使用。并且,该涂膜剂利用化妆品的原理使用香精掩盖中药提取物的不良味道,加工过程中去除了颜色,更加利于爱美人士的使用。该涂膜剂的配方为(以重量计):中药提取物50-55、海藻酸钠2-4、聚乙烯醇7-10、甘油3-5、羟乙基纤维素1.0-1.5、香精0.3-0.5。其中,中药提取物的配方为(以重量计):藁本23-28、密陀僧10-15、川芎20-25、细辛20-25、杜衡18-23、辛夷18-23、樟脑4-7、冰片5-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A、中药提取物的加工:按中药配方(以重量计):藁本23-28、密陀僧10-15、川芎20-25、细辛20-25、杜衡18-23、辛夷18-23、樟脑4-7、冰片5-9,精确称取各味中药,分别粉碎加入6-8倍重量的,50-65%的乙醇溶液,保持温度20-35℃,浸泡10-12小时;然后加热煎煮15-20分钟,过滤,得滤液1;再将滤渣加入2-4倍重量的,50-65%的乙醇溶液,然后加热煎煮15-20分钟,过滤,得滤液2;将滤液1和滤液2混合,用活性炭脱色,获得无色透明溶液;再蒸馏、浓缩,使乙醇的含量在15-20%,体积缩小为原来的1/4,即为中药提取物,备用;
B、按涂膜剂的配方(以重量计):中药提取物50-55、海藻酸钠2-4、聚乙烯醇7-10、甘油3-5、羟乙基纤维素1.0-1.5、香精0.3-0.5,精确称取各种原材料;将聚乙烯醇加到中药提取物中浸湿,再加入海藻酸钠,保持温度55-65℃,直至聚乙烯醇全部溶解,搅拌均匀,保持温度静置10-12小时;再加入其他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可获得成品。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涛,未经张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的内沉式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球泡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