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CIe交换机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7418.8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8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杜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04 | 分类号: | H04L1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ie 交换机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Ie交换机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扩展)技术的发展,通过PCIe协议将多个设备进行板间互联从而进行数据转发已是大势所趋,而这项技术需要用到PCIe交换机。目前,PCIe交换机的硬件主要包括处理器、内存、PCIe交换(switch)芯片、时钟、电源等。PCIe交换机的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以及必要的驱动和管理软件。一般的,PCIe交换芯片与多个转发设备相连形成PCIe树,在P2P(点到点)的工作模式下为连接在其上的多个设备进行数据转发。处理器能够与PCIe交换芯片进行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输,从而成为整个PCIe交换树的根结点。
在PCIe交换机进行数据转发的过程中,当处理器因故障而复位时,会在整个PCIe树广播热复位(hot reset)命令,从而使PCIe交换芯片复位,PCIe交换机的数据转发因此被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CIe交换机及其工作方法,使得PCIe交换机进行数据转发时不受处理器复位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PCIe交换机,包括处理器、PCIe交换芯片、时钟和电源,所述PCIe交换芯片,包括上行口和下行口,所述上行口为连接于所述处理器的端口,所述下行口为连接于转发设备的端口;所述PCIe交换芯片用于屏蔽所述处理器广播的热复位命令,利用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下行口的内存地址空间进行数据转发;
所述处理器,连接于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上行口,用于在所述处理器复位前广播所述热复位命令,在所述处理器复位后进行设备枚举并为枚举到的设备分配内存地址空间,当枚举到所述PCIe交换芯片时,仅为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上行口分配内存地址空间;
所述时钟为单独为所述PCIe交换芯片提供时钟信号的时钟;所述电源为单独为所述PCIe交换芯片供电的电源。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Ie交换芯片,具体用于屏蔽所述处理器广播的热复位命令,利用保留的、所述处理器复位前分配给所述下行口的内存地址空间进行数据转发。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设备枚举后,对所述PCIe交换芯片进行驱动初始化,以为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下行口分配内存地址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对所述PCIe交换芯片进行驱动初始化,在所述驱动初始化中为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下行口分配第一内存地址空间,所述第一内存地址空间包括所述处理器寻址范围之外的地址空间。
结合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第一至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Ie交换芯片具体用于通过设置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上行口的热复位响应标志位的方式来屏蔽所述处理器广播的热复位命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PCIe交换机的工作方法,包括:
处理器复位后进行设备枚举并为枚举到的设备分配内存地址空间,当枚举到PCIe交换芯片时,仅为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上行口分配内存地址空间;
所述PCIe交换芯片屏蔽所述处理器广播的热复位命令,利用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下行口的内存地址空间进行数据转发。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Ie交换芯片屏蔽所述处理器广播的热复位命令,利用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下行口的内存地址空间进行数据转发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PCIe交换芯片屏蔽所述处理器广播的热复位命令,利用保留的、所述处理器复位前分配给所述下行口的内存地址空间进行数据转发。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当枚举到所述PCIe交换芯片时,仅为PCIe交换芯片的上行口分配内存地址空间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处理器对所述PCIe交换芯片进行驱动初始化,以为所述PCIe交换芯片的下行口分配内存地址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7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节能床
- 下一篇:一种多孔磷酸铁锂/碳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