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5557.7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邓钰安;孙丽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4 | 分类号: | F25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黄德海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直冷冰箱冷冻肉类需解冻后才能烹饪,而且冷冻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手动除霜。快节奏的生活,特别是城市年轻一族,已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无霜冰箱,或带软冷冻的冰箱。而无霜冰箱结构、性能的特殊性,特别是无霜冰箱中间风道结构的设计合理性,决定着无霜冰箱的性能优劣。
过去无霜冰箱出口区域的单一性,品类的单一性,以及产品结构的单一性,使得无霜冰箱中间风道的设计并没有综合考虑。随着冰箱使用区域的扩大,不同地区的使用环境,不同用户的使用方式,差异性较大。如果无霜冰箱的中间风道设计不合理,在使用不当,或使用条件恶劣的情况,风道会出现堵塞风险。
目前行业无霜冰箱中间风道存在以下缺点:
1.中间风道盖板密度、厚度不足,使得回风道受冷冻室的冷量影响,存在结冰隐患。
2.中间风道回风道斜度设计不合理,存在化霜水沉积,造成结冰隐患。
事实上,以上两点是相互影响的,当风道盖板密度低(目前行业标准最高30Kg每立方米)、厚度不足,冷藏室的“暖风”在回风道内受冷冻室的冷量影响,特别是停机状态,使得回风道内“凝露”,由于回风道与冷冻蒸发器靠近位置平面设计,或斜度设计不合理,水珠在回风道内越积越多,最终堵塞回风道,使得冷藏室冷风不能形成循环状态,冷藏室温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同时,中间风道回风道斜度设计不合理,当冷冻箱内蒸发器的化霜水溅入回风道内,不能及时蒸发、排走,造成沉积,最终造成结冰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消除回风通道内出现结冰隐患的冰箱。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制冷间室,所述箱体包括隔板以将所述制冷间室分为冷冻室和位于所述冷冻室下面的冷藏室;风道,所述风道设在所述冷冻室的后壁;和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形成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回风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冷藏室连通且所述回风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风道连通;其中,所述隔板包括盖板和位于所述盖板下面的底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相连以构成所述回风通道,所述盖板的密度为≥35Kg/m3且所述盖板的厚度≥25mm。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回风通道的盖板密度为≥35Kg/m3且所述盖板的厚度≥25mm,避免了冷冻室对回风通道的干涉影响,避免了回风中的水汽冷凝结冰的隐患。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冰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回风通道包括倾斜设置的第一通道段和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段左侧的第二通道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通道段和所述第二通道段的坡度均≥6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通道段的坡度为8度且所述第二通道段的坡度为7.5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通道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通道段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回风通道构造成大体八字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大体八字形回风通道的最高点与所述风道的距离≥50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所述大体八字形回风通道的最高点与所述风道的距离为55mm。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和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