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电机软启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2600.4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洪波 |
主分类号: | H02P1/54 | 分类号: | H02P1/54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电机 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用高压电机软启动控制装置,具体是高压软启动一拖四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6KV10KV高压设备应用十分普遍,6KV10KV供电也已直接下井,如6KV的主排水系统在国内井下得到普遍应用,10KV的主排水系统也有应用,这些高压大功率设备多采用真空接触器直接启停,对电网冲击大,对设备造成冲击影响设备寿命,现在10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很多,井上变电所容量有限(如矿井排水设备所消耗的电量,一般占矿井原煤生产用电量的10-40%。有的矿井高达60%,占原煤用电量的36%),经常发生井下高压大功率设备启动顶掉井上变电所或井下中央变电所,造成矿井停电停风,给煤矿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近来也有高压软启动产品应用于井下,采用一拖一带动设备启动,虽然也解决了启动大电流冲击电网的问题,但一台高压设备配一套高压软启动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利用率低,系统维护复杂;近来也有矿用一般型一拖多的高压软启动装置应用于低瓦斯煤矿井下,但只适用于低瓦斯矿井井下车场、总进风道、主要进风道环境下使用,不能用于低瓦斯矿井的其他区域,也不能用于高瓦斯矿井和瓦斯突出矿井的井下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电机软启动装置,解决现有煤矿井下高压大功率设备启动电流大,冲击中央变电所,启动设备占地面积大,软启动设备利用率低,系统维护复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高压电机软启动装置,该装置由防爆软启动箱和防爆切换箱组成,防爆软启动箱和防爆切换箱电连接,防爆软启动箱由输入接线腔、输出接线腔和左、右设备腔组成,防爆切换箱由输入接线腔、输出接线腔和一个设备腔组成,输入接线腔连接并接左、右设备腔,设备腔接输出接线腔,防爆切换箱包括进线接线腔、出线接线腔和设备腔,进线接线腔连接相应的出线接线腔,出线接线腔连接设备腔。
进一步的,所述左设备腔包括PLC控制板,软启动器、电流互感器B1,右设备腔包括真空接触器C1、旁路真空接触器C2、保险、输出真空接触器C3和电流互感器B2,受控于PLC控制板的软启动器上下两端并联旁路接触器后,上端接输入保险、下端穿过电流互感器与隔爆板接线端子X4连接至输出接线腔,第一保险另一端连接输入接触器,输入接触器的另一端连接隔爆板接线端子x1至输入接线腔,输出接触器一端接隔爆板接线端子X4,另一端穿过电流互感器连接隔爆板接线端子X3至输出接线腔。
所述防爆切换箱包括进线端子X1、X2、X3、第二保险、进线真空接触器C4、C5、C6,零序互感器 X1、X2、X3三进线端子分别接保险,保险另一端接进线接触器,进线接触器另一端穿电流互感器接切入接触器和端子X4、X5、X6,切入接触器另一端一起并接于端子X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低煤矿井下高压大功率设备启动电流,缓解大功率设备启动对电网冲击,本发明占地面积小,提高软启动设备利用率,系统操作维护简单,适用于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启动过程,首先选择切换箱所带一台电机启动,相应的切入接触器吸合,在软启动的拖动下按选定的启动方式逐渐的提升电压,提升达到电网工频电压后,旁路接触器接通。然后该路进线接触器吸合,该切入接触器断开,电机交由电网直接供电,电机运行过程中交由相应的上级高爆开关监测和保护;软启动器从该回路中切出,为启动下一台电机做准备。在等待一定时间后可继续选择电机启动,最后启动软启动箱电机,输出接触器吸合,软启动器拖动提升至电网工频电压后,旁路接触器接通,此时旁路接触器不再切出,软启动器监测软启动箱电机运行,停止过程,必须先停软启动器箱所带电机,使旁路接触器断开,软启动按所选定的停车方式逐渐降低输出电压直至停止;停切换箱电机,先启动软启动器与旁路接触器并联运行,然后切除旁路,软启动按所选定的停车方式逐渐降低输出电压直至停止。在软启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设备间形成互锁,不会出现非启动停止设备的误动作,0#设备不再切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洪波,未经陈洪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26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