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籽轧棉辊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5793.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8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蔡海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弘贸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1/06 | 分类号: | D01B1/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轧花设备领域,特别地,是一种除籽率较高的轧棉辊筒。
背景技术
轧棉使从籽棉的棉籽上轧下棉纤维的过程,也称轧花。被轧下的棉纤维称为原棉或皮棉,是纺织厂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和棉籽间具有一定的连结力,轧棉时,棉籽和纤维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使纤维受到比连结力稍大的作用力,同时棉籽不断翻滚,使棉籽上长度在16毫米以上的可纺纤维都被轧下。纤维和棉籽的连结力约为单根纤维强力的25~50%。在正常情况下,轧棉不会轧断纤维。轧棉有皮辊轧棉机和锯齿轧棉机两类,其原理即通过皮辊与刀片或者锯齿的作用,使棉籽和纤维相互分离。所得纤维分别称为皮辊棉和锯齿棉。皮辊轧产量低,作用缓和,不易轧断纤维,适宜加工长绒棉或成熟度差的籽棉和留种棉等。锯齿轧棉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因其具有清花部件,故锯齿棉杂质少,短绒率(皮棉中长度在16mm以下的短绒量对皮棉量的百分比)低,纤维长度整齐度好,且生产率很高。
两种轧棉方式由于棉纤维于棉籽的分离装置不够完善,或多或少的存在破籽混入纤维中的情况,使轧好的棉条含籽量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籽轧棉辊筒,该除籽轧棉辊筒能够有效减少混入纤维中的棉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除籽轧棉辊筒包括中空的皮辊和容纳所述皮辊的轧棉外壳,所述轧棉外壳上按顺序开有喂棉入口、出籽口和棉条出口,所述出籽口内侧的一边平行于所述皮辊轴线设置有轧棉肋条,所述棉条出口内侧的一边平行于所述皮辊轴线设置有剥棉毛刷,所述皮辊及所述轧棉外壳的壁面为网状透气结构,所述皮辊上设置有通向其内部的输气道,所述轧棉外壳的外部的非开口端包裹有输气壳,所述输气道和所述输气壳均连接鼓风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鼓风装置为往复式鼓风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往复式鼓风装置为一设置有活塞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输气道和所述输气壳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皮辊的内部设置有不与所述皮辊旋转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出籽口至棉条出口的所述皮辊内部扇区的空间封闭起来,所述输气壳只包裹位于所述出籽口至喂棉入口至棉条出口扇区的所述轧棉外壳。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通过所述鼓风装置使所述皮辊和所述轧棉外壳之间的空间充满扰动的气流,扰动的气流使所述棉籽和棉纤维产生振动后分离,使轧棉的最终产品,棉条的含棉籽量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除籽轧棉辊筒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除籽轧棉辊筒鼓风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皮辊;110、挡板;200、轧棉外壳;210、喂棉入口;220、出籽口;230、轧棉肋条;240、棉条出口;250、剥棉毛刷;300、输气壳;500、气缸;510、活塞;520、第一出气口;530、第二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该除籽轧棉辊筒包括中空的皮辊100和容纳所述皮辊100的轧棉外壳200,所述轧棉外壳200上按顺序开有喂棉入口210、出籽口220和棉条出口240,所述出籽口220内侧的一边平行于所述皮辊100轴线设置有轧棉肋条230,所述轧棉肋条240内侧的一边平行于所述皮辊100轴线设置有剥棉毛刷250,所述皮辊100及所述轧棉外壳200的壁面为网状透气结构,所述皮辊100上设置有通向其内部的输气道,所述轧棉外壳200的外部的非开口端包裹有输气壳300,所述输气道和所述输气壳300均连接鼓风装置。
所述轧棉肋条230的间隙比棉籽小,棉籽不能通过,因此能够对棉籽进行过滤。
上述除籽轧棉辊筒,所述鼓风装置为往复式鼓风装置。
所述往复式鼓风装置能够提供脉冲气流,使棉籽更容易受到气流冲击后脱落。
参阅图2,所述往复式鼓风装置为一设置有活塞510的气缸500,所述气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出气口520和第二出气口530,所述输气道和所述输气壳300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520和第二出气口530。
采用统一往复式鼓风装置作为供气源,使所述皮辊100和所述轧棉外壳200之间流动的气流方向一致不产生冲突,而且单一供气源能有效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弘贸纺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弘贸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5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吊顶板
- 下一篇:一种钢结构防冷桥屋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