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关装置的分合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3406.1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1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丁飞;王继理;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0 | 分类号: | H01H3/30;H01H3/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1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装置 合闸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的控制机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的分合闸机构。
背景技术
开关的词语解释为开启和关闭。它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元件。最常见的开关是让人操作的机电设备,其中有一个或数个接点。接点的“闭合”(closed)表示接点导通,允许电流流过;开关的“开路”(open)表示接点不导通形成开路,不允许电流流过。
开关的发展历史从原始的需要人工手动操作的闸刀开关,发展到现在的在各种大型电气控制设备中应用的智能化开关,开关的功能越来越多,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大型智能化设备中,智能化开关的作用尤其显著,但是仍然有很多场所,例如大型建筑里面依然安装有需要手工操控的开关装置。
现有的应用于大型建筑场合的开关装置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安全性,防止开关装置的误合闸造成电路的危险,大部分开关装置设计的比较复杂,开关装置的零配件比较多,且开关的分合闸速度受限于人工操作的速度,会使危险状态持续比较久的时间,增加了电气设备被烧坏的危险。
中国专利1096697C公开了一种开关装置,包括两个开关外壳,其上固定有固定触头,还包括一可活动的活动触头的触头桥接部件,该开关通过传动元件进行工作,传动元件可在开关外壳内移动,并能将传动元件的旋转运动传递至活动触头,使活动触头与固定触头啮合或分开,另外,该开关还设有传统装置,能将传动元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轴向直线运动,开关装置中的弹簧与传动装置相互作用,完成传动装置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实现开关装置的开合闸。这种开关装置促使开关在部分零件损害的情形下仍然能够使用,但是正是由于设置了过多的零部件保证此项功能导致结构复杂,产品造价较高,安装维修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针对现有的用于低压电气设备控制的开关装置结构过于复杂,零配件数量较多,装配维修困难导致生产成本高昂,并且现有的开关装置开合闸速度受限于人工操作速度的快慢,导致开关装置的零配件容易发生烧坏现象,增加了开关使用的危险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的分合闸机构,开关装置的分合闸迅速,不受人工操作速度限制,且整个开合闸机构简单,零配件数量较少,装配维修过程简单快捷,产品造价便宜,安全性能提高。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设计一种开关装置的分合闸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转轴、弹簧、转盘和动触头座,所述动触头座为凹字形结构,转盘装在动触头座内凹底面上,转盘为圆柱体形,转盘外圆柱面上相对两侧开有至少两条螺旋槽,动触头座两侧壁内侧面上突出有传动柱,传动柱与螺旋槽滑配,所述弹簧装在转盘内腔中,弹簧两端分别抵住转盘内腔中的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所述转盘外圆柱面上开有至少两个缺口槽孔,缺口槽孔的开口位于转盘外圆柱面上端面,缺口槽孔孔口处向上翘出棘爪,棘爪设有引导斜面,所述转轴包括轴柄,轴柄装在转轴本体上表面,转轴本体下表面伸出驱动指,驱动指插入弹簧,转轴本体外表面与棘爪对应处设有拨动板。
进一步,所述动触头座装在下壳体中,动触头座能在下壳体安装槽内上下滑动,转轴装在上盖内,轴柄穿过上盖的轴柄孔,上盖内底面与棘爪对应处设有限位台,所述转轴的转轴本体上表面设有弹性止回夹,上盖内底面对应于弹性止回夹处设有止回凸台。
进一步,所述转轴本体下表面设有定位轴,转盘与定位轴对应处开有定位孔,定位轴装在定位孔内,定位轴与定位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弹簧为两根,装在转盘内腔中组成圆弧形弹簧。
进一步,所述棘爪为弹性材料制作,棘爪的引导斜面为螺旋斜面。
进一步,所述弹性止回夹为弹性材料制作,止回夹口小于止回凸台。
进一步,所述棘爪高于转盘上表面0~10mm。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螺旋槽和传动柱的配合将转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转动中利用棘爪限制转盘的转动与弹簧储能后再释放的配合,实现了开关装置的分合闸速度迅速,不再依赖于人工操作的目的,同时简化了整个开关的零配件数量,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安装维修的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爆炸图。
附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爆炸图。
附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弹簧和转盘配合安装示意图。
附图5是第二实施例中转轴与上壳配合安装示意图。
附图6是第一实施例种转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下壳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3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