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险柜系统、保险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8812.9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須崎晃子;五反田剛;長谷川圭一;杉田延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7F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周淑娟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品***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柜 系统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主张申请日为2012年3月5日、申请号为JP2012-048321的日本申请为优先权,并引用上述申请的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柜系统、保险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一种保险柜系统,可通信地连接有具有POS终端和自动找零机的结账装置及保险柜装置。在该保险柜系统中,从自动找零机内取出的销售款通过店员收纳到保险柜中。
在这样的保险柜系统中,作为一例,有这样的要求,用户希望掌握保险柜装置的门的上锁状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能够掌握保险柜装置的门的上锁状态的保险柜系统、保险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保险柜系统,包括:保险柜装置、生成部、第一输出部、锁控制部及第二输出部。所述保险柜装置,具有收纳收进货币的货币收纳用具的收纳部、开关所述收纳部的门、对所述门进行上锁及解锁的锁定装置、检测出所述门的状态的检测部、以及输入密码信息的输入部。所述生成部,用于生成个人识别号码。所述第一输出部,输出所述生成部所生成的个人识别号码。所述锁控制部,当所述生成部所生成的所述密码信息和所述输入部所输入的所述密码信息一致时,使所述锁定装置进行所述解锁。所述第二输出部,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保险柜装置,包括:收纳部,收纳收进货币的货币收纳用具;门,开关所述收纳部;锁定装置,对所述门进行上锁及解锁;检测部,检测出所述门的状态;输入部,输入密码信息;锁控制部,当生成部所生成的密码信息和所述输入部所输入的所述密码信息一致时,使所述上锁装置进行所述解锁;以及输出部,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保险柜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保险柜装置具有收纳收进货币的货币收纳用具的收纳部、开关所述收纳部的门、对所述门进行上锁及解锁的锁定装置、检测出所述门的状态的检测部、以及输入密码信息的输入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锁控制步骤,当生成部所生成的密码信息和所述输入部所输入的所述密码信息一致时,使所述锁定装置进行所述解锁;以及输出步骤,输出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结账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自动找零机的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背面侧看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回收盒的背面壁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结账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保险柜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保险柜装置的收纳部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保险柜装置的收纳部的纵剖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从正面侧看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单独收纳部的后壁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锁定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保险柜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密码信息票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结账装置所执行的密码信息输出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保险柜装置所进行的回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结账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1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保险柜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例所涉及的保险柜系统、保险柜装置及程序其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多个实施例中包含有同样的构成要素。因而,以下对这些同样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管理系统101的系统构成图。管理系统101具有店铺201所设置的店铺计算机281、总括各店铺201的总括部401所设置的上位计算机411、以及根据契约负责各店铺201的安全等的保安公司501所设置的保安公司计算机511。店铺计算机281、上位计算机411及保安公司计算机511通过通信网络111可相互数据通信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8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