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7316.1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6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森田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中部 |
主分类号: | G02F1/1368 | 分类号: | G02F1/1368;G02F1/1362;G02F1/1339;G02F1/13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舒雄文;王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1年12月20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11-278794的优先权,并要求其优先权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大体上涉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配备有一对相互面对的衬底和保持在其间的液晶层。该对衬底由密封材料附接,该密封材料设置为使得该密封材料围绕含有以矩阵形状设置的显示像素的有源区。液晶层保持在由该对衬底之间的密封材料所围绕的区域中。
通过多个工艺来制造液晶显示装置,诸如形成第一衬底的工艺、形成第二衬底的工艺、以及附接第一衬底和第二衬底的工艺等。当在制造工艺期间或制造之后将静电施加到形成在衬底中的电导体时,导体或树脂层可能会被静电击穿。因此,存在降低显示装置的制造成品率和可靠性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近年来希望通过设定较小的衬底之间的间隙来使液晶层更薄,从而改善高速响应和视角特性。此外,还希望通过使围绕有源区的边框变窄来使外形尺寸变小。因此,研究在使密封材料的宽度变窄的同时使从密封材料到有源区的距离变短。
存在如果所形成的密封材料的宽度较小则会减小密封材料阻挡杂质从外部进入到液晶层中的功能的可能性。当所制造的液晶层较薄且受杂质污染时,存在由于衬底之间产生的电势差使得电流在液晶层中流动、以及液晶层周围的导电层和树脂层被腐蚀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连同以上所给出的大体描述和以下所给出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等效电路的结构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1中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短路环(short ring)电路的结构的示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2中的线III-III所截取的阵列衬底的截面图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短路环电路的结构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贯穿若干视图的相同或相应的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衬底,其包括由以矩阵设置的多个像素电极形成的有源区、从所述有源区引出的第一配线、和设置在所述有源区的外周部中的短路环电路;对向衬底,其面对所述阵列衬底设置并且包括面对所述像素电极的共用电极;以及液晶层,其保持在所述阵列衬底与所述对向衬底之间;其中所述短路环电路包括:第一电极,其形成在与所述第一配线相同的层中;半导体层,其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电极面对,并且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层上;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层上且在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同的层中,并且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下的切口部。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等效电路的结构的示图。液晶显示装置配备有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面板LPN。
液晶显示面板LPN配备有作为第一衬底的阵列衬底AR、作为面对阵列衬底AR的第二衬底的对向衬底CT、和保持在其间的液晶层LQ。液晶显示面板LPN配备有显示图像的有源区AA。有源区AA由以(m×n)矩阵形状设置的多个像素PX构成(在这里,“m”和“n”是正整数)。
液晶显示面板LPN在有源区AA中配备有“n”条栅极线GL(GL(1)–GL(n)),“m”条源极线SL(SL(1)–SL(m))等。例如,栅极线GL在第一方向X上成直线地延伸。栅极线GL依次沿与第一方向X正交相交的第二方向Y设置。源极线SL与栅极线GL交叉。源极线SL在第二方向Y上成直线地延伸。栅极线GL和源极线SL不一定成直线地延伸,其一部分也可以部分地弯曲。
将每一栅极线GL引出到有源区AA的外部并且连接到栅极驱动器GD。将每一源极线S引出到有源区AA的外部并且连接到源极驱动器SD。栅极驱动器GD和源极驱动器SD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阵列衬底AR中,例如,与配备有控制器的驱动器IC芯片12连接。驱动IC芯片12向栅极驱动器GD输出诸如时钟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等控制信号,并且向源极驱动器SD输出诸如时钟信号和垂直同步信号等控制信号以及图像信号。将控制信号和图像信号通过连接焊盘PD从外部输入到驱动器IC芯片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中部,未经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中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7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检测装置的杀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亮皮铅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