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科个性化一体化全瓷桩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54467.1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团锋;王新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C5/10 | 分类号: | A61C5/10;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科 个性化 一体化 全瓷桩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科修复体领域,具体是用于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个性化一体化全瓷桩核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因龋齿、外伤等引起的大面的牙体缺损通常都需要进行桩核冠的修复,恢复患牙的外形和缺损的牙体组织,更重要的是恢复患牙的生理功能。常规的金属桩核和金属烤瓷冠修复不仅可以恢复患者的功能,而且兼顾了美观。但是,随着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修复材料的研究和认知不断提高,金属桩核,尤其是非贵金属桩核通常含镍、铬,镍和铬均是一种致敏原,约有10%的人群对这两种金属会产生过敏反应,会出现皮疹、红斑狼疮、荨麻疹等过敏症状,严重的还肯引起肾脏的器质性损害。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金属离子会渗透到牙体组织和牙龈组织,这时会使牙颈部和牙龈组织颜色加深,造成牙本质的染色和牙龈组织的“灰线”。
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美观性,全瓷修复已经成为当今修复领域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随着高强度的氧化铝、氧化锆陶瓷的出现,全瓷修复体广泛应用于嵌体、全冠、固定桥和种植修复体的上部结构。在全瓷冠修复的时候,金属桩核会透出一定的金属颜色,直接影响到最后修复的美观效果。非金属桩核成为当今桩核全瓷冠修复的主体,主要包括玻璃纤维桩,石英纤维桩,全瓷桩核等。
1995年,预成氧化锆加氧化硅全瓷桩核问世,具有良好的美观性和生物相容性,但预成瓷桩与根管的适合性较差,而且桩核为两种材料,很容易出现界面分离的现象,在临床上应用受到限制。一体化的桩核设计,桩核一体,避免了桩核之间的界面,而且还可以改变全瓷冠修复的轴倾度,一体化全瓷桩核早期因为全瓷材料强度的不足,临床应用较少,随着氧化铝、氧化锆等高强度全瓷材料的出现,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技术的发展,采用CAD/CAM技术加工的一体化氧化锆全瓷桩核在临床开始应用,并且获得了临床修复初步满意的效果。
但以往一体化全瓷桩核的制备,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口直径一般小于2.0mm,深度约6.0~8.0mm,受限于光学扫描仪的精度,常规的光学扫描仪不能进行直接的根管形态扫描,通常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先制作出一个树脂桩核,再扫描树脂桩核,将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进行三维重建,最后采用CAD技术,利用数控制做中心制作一体化的全瓷桩核。整个过程比较繁琐,影响最终修复体的精度。
本发明的关键技术在于以下两方面:(1)通过高精度光学扫描仪在患者口内直接扫描完成牙列及缺损牙的数字化;(2)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结合患牙自身特点,从数据库中选择合适的冠数据,形成与患牙匹配的桩冠,采用全瓷冠修复的回切法,通过手控辅助调整,生成可导入开放式计算机辅助制作数控中心的一体化桩核三维数据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往一体化全瓷桩核制作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个性化一体化全瓷桩核的制作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节省制作时间和修复材料,获得高精度的修复体,缩短患者就诊周期和良好的修复效果,操作便捷,降低了临床全瓷桩核修复的成本。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牙科用个性化一体化全瓷桩核的制作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常规桩核根管牙体预备,根管口边缘圆钝,直接口内扫描缺损牙的数据、对颌的数据、牙列的数据获得光学数字印模;同时扫描对颌牙和正中咬合时的咬合关系;
步骤(2):将步骤(1)中扫描的三维数据输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重建虚拟牙颌工作模型;
步骤(3):根据患牙近远中的间隙和咬合关系以及同名牙的大小和形态,启动修复程序,计算机根据输入的缺损牙的数据、对颌的数据、牙列的数据和对颌牙和正中咬合时的咬合关系,自动从数据库中选取牙冠数据,形成一个桩冠三维设计;
步骤(4):对步骤(3)中形成的桩冠三维图形冠部采用全瓷冠修复过程中的回切技术,通过冠部的回切和调整形成一体化桩核的三维结构;
步骤(5):将已建立的个性化一体化桩核三维结构模型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制作(CAM)设备数控中心,自动选择高强度全瓷加工胚料,通过数控切削加工制备个性化一体化全瓷桩核实物。
其中形成的一体化桩核三维结构数据存储为stl文件格式;将存储的stl文件输入计算机辅助制作(CAM)数控设备,切削高强度陶瓷材料坯体形成一体化全瓷桩核的初坯。
所述扫描采用扫描精度为18μm的可见光光学扫描仪扫描。
其中高强度全瓷加工材料坯体为氧化锆、氧化铝陶瓷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4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保护工具平台
- 下一篇:用于对位置测量装置中的漂移进行补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