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鼠标双击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54145.7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6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鼠标 双击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虚拟操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虚拟鼠标双击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已经越来越普及,鼠标作为电脑的一个必备部件,也随着电脑进入了千家万户,但传统鼠标的使用也带来不少难题,首先传统鼠标是基于手的活动设计的,这样显然使得那些无法活动手的人无法有效操作鼠标,从而无法有效操作电脑。另外,医学界也已经证实,长时间使用传统鼠标,会对人的腕部肌肉造成物理性伤害,轻则产生临时性酸疼,重则造成长期难以治愈的肌肉疾病。
公开号为CN188901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眼睛对电脑光标自动定位控制方法和系统,其原理是:以摄像头分别拍摄使用者注视电脑监视器四个角时的眼部图像,将图像变换成灰阶式数组,对数组动态处理,对剩余的值中最大有效区域进行均值处理选其中心,算出每幅图像的眼珠中心位置,根据这四个点眼珠中心位置和系统显示的部分属性建立模型;获取四个点对应的全图坐标后,根据四点算出其中心位置M;以四点建立四边形,再将四边形修正为矩形,算出矩形的长与宽,并与显示器的长宽相除,分别算出比例KW和KH,得到的比例用于确定眼珠位置与监视器的光标对应位置的关系。 这种虚拟鼠标控制的方法较为繁杂,且容易误操作,上存在亟需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较为简化、精准且快速的虚拟鼠标双击的控制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虚拟鼠标双击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使用者上眼皮上设置随着眼睛开闭而上下移动的标识物和设置在使用者眼睛下方的基准物;在应用电器上设置能够拍摄到使用者双眼,以及各眼睛上下两侧的标识物与基准物的摄像头;
②利用摄像头拍摄使用者以下状态图像作为基准状态图像:双眼睁开状态、双眼闭合状态、左眼单眼闭合状态、右眼单眼闭合状态;所述各基准状态图像包括使用者双眼,以及各眼睛上下两侧的标识物与基准物,计算出各基准状态图像中各眼睛上下两侧的标识物与基准物之间的间距,并存入存储单元中;
③当使用者双眼注视应用电器的显示屏时,摄像头按照预设拍照速度连续拍下使用者双眼区域的实时图像,通过计算各实时图像中各眼睛上下两侧的标识物与基准物之间的间距,并与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各基准图像中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识别出使用者双眼处于何种状态;
④当识别出使用者处于双眼睁开或双眼闭合时,视为无指令输入;当在某一预设时间内识别出两次以上的右眼单眼闭合状态,视为输入一次鼠标操作右键双击指令。
上述方案中,当在某一预设时间内识别出两次以上的左眼单眼闭合状态,视为输入一次鼠标操作左键双击指令。
本发明方法可通过摄像头按帧拍摄使用者双眼区域图像,根据标识物和相应一个基准物之间的间距大小,识别出每个眼睛是处于睁开还是闭合的状态,从而判断使用者想要发出何种指令,实现代替鼠标左键双击和右键双击的手工操作;由于监控并识别眼睛的开闭较为容易,故与传统技术中通过监控眼球运动实现虚拟鼠标控制相比,具有较为简化、精准且快速的优点。
(实施例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虚拟鼠标双击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使用者上眼皮上设置随着眼睛开闭而上下移动的标识物和设置在使用者眼睛下方的基准物;在应用电器上设置能够拍摄到使用者双眼,以及各眼睛上下两侧的标识物与基准物的摄像头;
所述标识物可以是涂覆在上眼皮上的规则状涂层,例如彩色横线状或斑点状涂层,也可以是黏贴在上眼皮上的反光胶贴或漫反射贴纸;所述基准物也可以是涂层或反光胶贴或漫反射贴纸;只要是和周边肉色及毛色具有明显区别的材料都行。所述基准物优选静止设置在眼睛下方。
②利用摄像头拍摄使用者以下状态图像作为基准状态图像:双眼睁开状态、双眼闭合状态、左眼单眼闭合状态、右眼单眼闭合状态;所述各基准状态图像包括使用者双眼,以及各眼睛上下两侧的标识物1与基准物2,计算出各基准状态图像中各眼睛上下两侧的标识物1与基准物2之间的间距,并存入存储单元中;
这是由于各使用者各自黏贴或涂覆标识物1和基准物2的位置不尽相同,所以最好在黏贴好标识物1和基准物2之后,拍摄下各基准状态图像,以便于作为更为精准的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腾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4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箱包用蜂巢板折弯机的送料机构
- 下一篇:防压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