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53907.1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8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胡佳舟;胡显扬;钟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佳舟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8;A61K8/97;A61Q19/02;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高翔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祛斑 中药 面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以中药为原料制造的皮肤护理面膜。
背景技术
黑色素是存在于每个人皮肤基底层的一种蛋白质,紫外线的照射会令黑色素产生变化,生成一种保护皮肤的物质,又经由细胞代谢的层层移动,到了肌肤表皮层,从而形成了所看到的色斑、肤色不匀、黯黄等皮肤问题。女性面部色素沉着、无光泽、黯黄等是中青年女性尤其是该年龄职业女性最为常见面部皮肤问题,影响中青年女性的情绪和生活。由于长期的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紫外线辐射、化妆品应用不当以及女性特殊生理期(经期、孕期)及精神压力等因素造成,使人体肌肤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黑色素沉淀,肌肤变得黯黄粗糙、松弛、缺乏生机,产生细纹,严重影响女性的外在美。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皮肤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化妆品的安全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天然、绿色、安全、有效的中药化妆品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及喜爱。我国是传统中医中药学的发源地,对中草药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外用美容也早在我国古代就已有记载。中草药往往兼具营养和疗效双重作用,且作用缓和,很适宜作化妆品中的添加剂。目前市面上治疗色斑、肤色不匀、黯黄等皮肤问题的中药化妆品种类繁多,但是真正能形成君、臣、佐、使配伍的药方很少,由于中药相克的原理也使得很多中药原料不能作为护肤品使用,使得中药化妆品和护肤品的成分单一,化妆品辅料配合不佳,有的中药化妆品甚至容易引起毒副作用或过敏反应。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脸部色斑、肤色不匀、黯黄等皮肤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白祛斑中药面膜,它不仅可以促进各种毒素及自由基的排出,调节内分泌,抑制黑色素和色斑的形成,使问题皮肤得以改善,并无毒副或过敏反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美白祛斑中药面膜其有效组分采用以下重量份中药原料制成:
白芷10-30重量份 、 白术10-30重量份 、 云苓10-30重量份 、 白附子10-30重量份 、 甘松10-30重量份 、 僵蚕10-30重量份、 菊花10-30重量份 、 益母草10-30重量份 、 杏仁10-30重量份 、 丹参10-30重量份、 柠檬10-30重量份。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白芷10-30重量份 、 白术10-30重量份 、 云苓10-30重量份 、 白附子10-30重量份 、 甘松10-30重量份 、 僵蚕10-30重量份、 菊花10-30重量份 、 益母草10-30重量份 、 杏仁10-30重量份 、 丹参10-30重量份、 柠檬10-30重量份,分别进行粉碎,其中粉碎的药粉颗粒在150目以上;
(2)将以上制得的所有药粉混合均匀;
(3)将混合后的药粉装入容器中密封备用;
(4)使用时按量取备用的药粉配以面膜领域可以接受的辅料调成糊状即可。
其中面膜领域可以接受的辅料包括:蛋清或牛奶或蜂蜜。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方的中药面膜可以采用现有的制备设备和方法制成煎膏剂、软膏剂、糊剂、酊剂、凝胶剂。
本发明的发明思路为:以中医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皮肤健康为宗旨,根据君、臣、佐、使的中医组方思想,“通过内病外治,内药外敷”使药效通过皮肤毛细孔以药物的归经作用到达病灶部位,从而达到美容保健的治疗目的。方中将中药白芷、白术、白茯苓、白附子组成美白祛斑、洁肤除皱之主药(君药);选以僵蚕、菊花、丹参组成清热除湿、排毒养颜之辅药(臣药);助以益母草、柠檬、甘松、杏仁组成行气补水、抑脂爽肤之佐药(佐药)。方中“三力”( 主药、臣药、佐药),还可以加以适量甘草以调和诸药。形成排毒养颜美白祛斑的中药美容面膜粉。本发明所述中药护肤品天然温和、安全无刺激,并极易被皮肤吸收,滋养皮肤,达到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
本发明选用白芷、白术、白茯苓、白附子、僵蚕、菊花、丹参、益母草、柠檬、甘松、杏仁11味药物组合,从而有效起到美白祛斑、洁肤除皱、润泽肌肤、排毒养颜的功效。11味药物功效简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佳舟,未经胡佳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3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型材挤压机用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自润滑的行位导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