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管道物料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3362.6 | 申请日: | 201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棣;张健;李伟;王岩;唐海静;张全刚;杨如玉;孙颖;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王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3/02 | 分类号: | B67C3/02;B67C3/2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6209 山东省滨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管道 物料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具体是一种环形管道物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药业生产过程中要求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标准,本标准中第三十四条 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储罐和管道要规定清洗、灭菌周期。第三十六条 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标志。
现有药品生产中多采用带有坡度的管道进行物料运输,根据物料粘稠度的不同采用0.001-0.1%的坡度。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物料的势能,在停工的或事故的状态下,管道内无积液,均自由流向液体设备内。但是此方法在管道的末端及低于放料口的管道容易出现物料的不流通,不流通的物料容易出现变质和微生物的滋生,物料变质和微生物滋生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尤其对于药用糖的生产更为严重,糖液可以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微生物可以通过后段工序去除,但是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初级代谢产物(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素等)和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却不一定容易去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产品的质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坡度管道在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时其管道下端的管道也容易出现物料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环形管道物料输送装置,有效防止出现管路死角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形管道物料输送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串联的罐体,每个罐体前的管道上紧接分配阀,将物料分配到各个罐内,所述串联各个罐体的管道呈首尾相接的环形连通管;所述整个环形管道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所述环形管道通过三通管连接输送管道,输送管道上设有流量计、电磁控制阀和泵。
所述罐体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可双向测量的流量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在多个罐并存的时候,以水平环形管道连通各个罐,物料进入环形管道前安装一泵,将物料泵入环形输送管道内。在罐和水平环形管道间安装分配阀,并且分配阀尽量靠近水平环形管道。在生产过程中,单个罐或多个罐进料时,打开相应的分配阀,物料即可以从环形管道的两个方向同时进入相应的罐中,水平环管中物料可以一直处于流动状态中,保证水平环形管道中没有死角、盲端,避免了物料堆积或残留现象的出现。并且单个或几个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均不会影响物料在水平环管中流动,既不妨碍其他罐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了物料输送产生的物料变质和染菌,从而保证了产品的正常生产和产品的质量。同时可以从两个方向同时供料,节约单一方向时供料时间,从而节约成本。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罐体,2为双向流量计,3为分配阀,4为流量计,5为泵,6为电磁控制阀,7为环形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环形管道物料输送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串联的罐体1,每个罐体1前的管道上紧接分配阀3,将物料分配到各个罐内,所述串联各个罐体1的管道呈首尾相接的环形管道7。环形管道直径300mm,罐体规格Φ7800*13500mm。所述整个环形管道7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环形管道7通过三通管连接输送管道,输送管道上设有流量计4、电磁控制阀6和泵5。罐体1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双向流量计2,保持对管内物料流向的监控。
使用时,打开输送管道上的泵5、电磁控制阀6和对应罐体前的分配阀3,物料从水平环形管道的两个方向罐内流淌,根据需要而调节流量,根据流量和时间计算罐中料量,符合要求后即可关闭分配阀3。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王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西王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3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瓜果斑病的防治方法
- 下一篇:芦荟花金银花茶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