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轮式制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8099.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舰帏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9/00 | 分类号: | F16D5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 制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动机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凸轮式制动机构。
背景技术
制动俗称刹车,其目的是使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等停止运动或降低速度。现实生活中,制动机构种类繁多,每种制动机构的制动效果也不尽相同,制动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如若不采用合适的制动机构来对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进行制动,达不到制动的效果,导致运行中的机车、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或机械不能被及时有效地制动而发生事故,从而失去了制动机构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式制动机构,该凸轮式制动机构制动效能良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凸轮式制动机构,包括机架、制动轮、转动轴、凸轮和钢板弹簧,制动轮与机架铰接,转动轴与轴套连接,凸轮铰接在转动轴与制动轮内壁之间,所述凸轮一端为滑动端,另一端为制动端,制动端轮廓半径大于或等于凸轮回转中心与制动轮内壁间的距离,另一端轮廓半径小于或等凸轮回转中心与制动轮内壁间的距离,凸轮的制动端设有钢板弹簧与轴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动轮内壁与凸轮滑动连接,凸轮通过凸轮固定轴固定,当制动轮转动方向与凸轮制动端的方向相同时,制动轮不受凸轮的约束可以自由回转;当制动轮转动方向与凸轮制动端的方向相反时,凸轮被制动轮带动一起回转,当转到一定角度,凸轮的斜楔作用形成对制动轮的制动。本发明采用了凸轮来实现制动,制动时柔和、平稳,解除时迅速、彻底,制动效果良好;由于凸轮的位移(角度)与时间是确定的,动作是可以叠加的,因此可以缩短制动时间,提高制动的效率;本发明采用了凸轮机构,紧凑和简化了本发明的结构。
进一步,凸轮制动端和滑动端均设有散热层,凸轮与制动轮内壁间的热量能够及时散开,不至于影响制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凸轮式制动机构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凸轮式制动机构,包括机架1、制动轮2、凸轮3和钢板弹4簧,制动轮2通过转动轴5与机架1铰接,转动轴5上固定连接有轴套7,凸轮3通过凸轮轴8铰接在轴套7与制动轮2内壁之间,凸轮3有滑动端9和制动端6,凸轮3的滑动端9与制动轮2内壁滑动连接,当制动轮2转动方向与凸轮3的制动端6的方向相反时,凸轮3的制动端6对制动轮2制动,凸轮3的制动端6设有钢板弹簧4与轴套7连接。
当凸轮3的制动端6方向为逆时针时,制动轮2逆时针回转时,由于凸轮3与制动轮2内壁的摩擦力和安装在凸轮3制动端6上的钢板弹簧4与轴套7连接,使得凸轮3的制动端6被带动与制动轮2一起逆时针回转,此时制动轮2内壁与凸轮3的滑动端9贴合并继续回转;当制动制动轮2顺时针回转时,由于凸轮3与制动轮2内壁的摩擦力,使得凸轮3的滑动端9被带动与制动轮2一起顺时针回转,凸轮3回转一定角度,凸轮3的制动端6便与制动轮2内壁贴合,制动轮2继续顺时针回转,此时凸轮3制动端6便开始对制动轮2实现制动,由于安装了钢板弹簧4,凸轮3制动端6始终有一个与制动轮2转向相反的拉力,当停止制动,制动轮2逆时针回转时,便能轻松从停止状态回复回转运动。
当凸轮3的制动端6方向为顺时针时,制动轮2顺时针回转时,由于凸轮3与制动轮2内壁的摩擦力和安装在凸轮3制动端6上的钢板弹簧4与轴套7连接,使得凸轮3的制动6端被带动与制动轮2一起顺时针回转,此时制动轮2内壁与凸轮3的滑动端9贴合并继续回转;当制动制动轮2逆时针回转时,由于凸轮3与制动轮2内壁的摩擦力,使得凸轮3的滑动端9被带动与制动轮2一起逆时针回转,凸轮3回转一定角度,凸轮3的制动端6便与制动轮2内壁贴合,制动轮2继续逆时针回转,此时凸轮3制动端6便开始对制动轮2实现制动,由于安装了钢板弹簧4,凸轮3制动端6始终有一个与制动轮2转向相反的拉力,弹簧钢板可以适度抑制凸轮3的回转,当停止制动,制动轮2顺时针回转时,便能轻松从停止状态回复回转运动。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舰帏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舰帏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8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汽管柱固体介质过滤器
- 下一篇:自行车电子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