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2P网络媒体话机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6404.3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6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沈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逸林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2p 网络媒体 话机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和媒体应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P2P/SIP网络的P2P网络媒体话机终端。
背景技术
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融合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水平、为用户提供更丰富便捷的服务以及较高水平的网络性能,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但使用的通信方式一般是局域网或者VPN虚拟局域网,受服务器输入/输出(I/O)“瓶颈”的限制,一台服务器只能支持有限的并发流(千数量级的并发流)。要解决十万、百万用户同时应用的问题,不仅需要大量服务器,还需要极宽的网络带宽资源。目前的解决方法一是采用组播来提供广播,二是需要改造网络,采用CDN技术将服务器尽量放到离客户近的地方以减轻网络负荷,这不仅导致成本增加还将损失网络无所不在的通达能力,其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也不能很好地网络通信与媒体服务提供支持,限制了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
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是网络体系结构向对等连接P2P模式演化。P2P是英文Peer-to-Peer(对等)的简称,是相对于C/S模式来说的一种网络信息交换方式,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P2P系统主要采用非集中式的拓扑结构,将许多用户结合成一个网络,共享其中的带宽,共同处理其中的信息。与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不同,P2P工作方式中,每一个客户终端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P2P网络是在IP网络基础之上,通过应用软件构筑起来的一个逻辑覆盖网,并不是独立于现行的IP网络之外的什么特殊网络。在实际物理网络中具有P2P功能的节点可以构成一个逻辑覆盖网络,在P2P网络中,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分散在所有节点上,信息的传输和服务的实现都直接在节点之间进行,可以无需中间环节和服务器的介入,客户端实现了直接通讯。因此,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健壮性,性价比也较高,能够为三网融合环境下的网络通信和多媒体应用提供普适性的支持。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这些会话可以是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使用SIP,服务提供商可以随意选择标准组件。不论媒体内容和参与方数量,用户都可以查找和联系对方。SIP对会话进行协商,以便所有参与方都能够就会话功能达成一致以及进行修改。它甚至可以添加、删除或转移用户。
电话号码映射(ENUM)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发布的标准,包含将E.164号码映射为域名的规则,以及在互联网DNS数据库中存储与该域名相关信息的方法,它定义了将E.164号码转换为域名形式放在DNS服务器的数据库中的方法,每个由E.164号码转化而成的域名可以对应一系列的统一资源标识(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从而使国际统一的E.164电话号码成为可以在互联网中使用的网络地址资源。ENUM可以利用电话号码来查找注册人(Registrant)的电子邮件、IP电话号码、统一消息、IP传真或个人网页等多种信息。使用ENUM技术,号码经过转换处理和DNS解析服务,目前,ENUM可以支持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IP)协议的语音通讯,以及可视电话和统一消息服务(UMS)等多种应用类型。
多功能集成一体的终端是三网融合应用的主要设备,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多功能终端在三网融合的应用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现有技术中,尚未见到将P2P技术与SIP协议接合应用于三网融合应用的网络媒体话机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P2P/SIP网络的P2P网络媒体话机终端,集电话通讯、媒体应用等功能为一体,可为基于P2P/SIP技术的业务应用提供规范的网络状态控制和交互接口控制,扩展三网融合的综合服务应用。
本发明通过将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抽象为一个统一的消息体并按照统一的号码解析,实现信息体在P2P/SIP应用服务平台与基于P2P/SIP的网络媒体话机终端之间的交互通信,同时完成终端对P2P/SIP模式三网融合服务资源的应用与控制支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逸林,未经沈逸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6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