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机墨斗板双面磨床及墨斗板磨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33114.3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2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谷永辉;郑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永辉 |
主分类号: | B24B7/17 | 分类号: | B24B7/17;B24B51/00;B24B47/12;B24B4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墨斗 双面 磨床 磨削 方法 | ||
1.一种印刷机墨斗板双面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座(15),其上设置有导轨(6);
用来安置印刷机墨斗板的进给台(8),安置在导轨(6)上;
进给台驱动装置,安装在机座(15)上,与进给台(8)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进给台(8)沿所述导轨移动;
一对磨头(3、11),分别设置在进给台(8)平行于导轨的两侧,用于对安置在进给台(8)上的印刷机墨斗板的两条待磨削边进行磨削;
一对磨头驱动装置,安装在机座(15)上,分别连接一对磨头,以便驱动一对磨头移动和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台(8)驱动装置包括:
安装在所述机座(15)上的进给台电机(14);
与进给台电机(14)输出轴连接的进给台传动机构(17);
与进给台传动机构(17)连接的第一丝杆(18),在进给台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
设置在所述进给台(8)上的第一齿部,与所述第一丝杆(18)啮合;
安装在所述进给台(8)底部的用来卡接所述导轨的卡接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给台(8)换向控制装置,包括:
设置在所述机座(15)两端的换向开关(4);
设置在所述进给台(8)一端的换向开关凸块(5);以及
分别与换向开关(4)和所述进给台电机(14)连接的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磨头驱动装置包括磨头定位驱动装置和磨头转动驱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磨头(3、11)分别安装在安置于所述机座(15)上的磨头安置座(19)上;所述磨头定位驱动装置包括:
安置在所述机座(15)上的第二丝杆(1a),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6)的延伸方向垂直;
设置在所述磨头安置座(19)底部的第二齿部(19a),与所述第二丝杆(1a)啮合;以及
设置在第二丝杆(1a)上的手柄(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转动驱动装置包括:
安装在所述磨头安置座(19)上的磨头电机(20);
用来安装磨头(3、11)的磨头安装轴(21),安装在磨头安置座(19)上;以及
与磨头电机(20)和磨头安装轴(21)连接的磨头传动机构(2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5)上位于所述换向开关(4)的外侧还设置有限位开关(10),所述控制器与限位开关(10)连接。
8.一种双面磨床磨削印刷机墨斗板的方法,包括如下进行的步骤:
1)将一边为直边的待磨削的印刷机墨斗板安置在位于导轨(6)上的进给台(8)上,并使得墨斗板的位于两条待磨削边之间的所述直边与导轨(6)的延伸方向垂直;
2)分别启动位于导轨(6)两侧的一对磨头驱动装置,以便驱动一对磨头(3、11)先分别垂直于导轨(6)向着进给台(8)移动,直至分别与墨斗板的两条待磨削边接触,然后进行转动;
3)启动进给台驱动装置,以便驱动进给台(8)沿着导轨(6)来回移动,使得所述磨头(3、11)转动时对所述待磨削边进行磨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磨头驱动装置包括磨头定位驱动装置和磨头转动驱动装置;所述一对磨头(3、11)分别安装在安置于所述机座(15)上的磨头安置座(19)上;所述磨头定位驱动装置包括:
安置在所述机座(15)上的第二丝杆(1a),其延伸方向与所述导轨(6)的延伸方向垂直;
设置在所述磨头安置座(19)底部的第二齿部(19a),与所述第二丝杆(1a)啮合;以及
设置在第二丝杆(1a)上的手柄(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转动驱动装置包括:
安装在所述磨头安置座(19)上的磨头电机(20);
用来安装磨头(3、11)的磨头安装轴(21),安装在磨头安置座(19)上;以及
与磨头电机(20)和磨头安装轴(21)连接的磨头传动机构(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永辉,未经谷永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31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重载铁路道岔静动力设计模型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