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油烟机的风机蜗壳中间板导叶进风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9006.0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7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远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烟机 风机 中间 板导叶进风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油烟机蜗壳进风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抽油烟机的风机蜗壳中间板导叶进风结构。
背景技术
抽油烟机已是家庭不可缺少的厨房电器之一,公知各种家用抽油烟机可分三大类,1近吸式,2欧式,3集成式,这几种抽油烟机内的核心部件,都离不开蜗壳式离心风机。
目前使用在抽油烟机上的蜗壳式离心风机的蜗壳有前盖板、后盖板和连接二者的中间板组合而成,蜗壳中间的叶轮与电机连接后安装在后盖上面,前盖板上开有进风口,这种离心式风机的工作原理是电机转动带动与电机输出轴连接叶轮转动,叶轮转动产生离心力使空气被吸入叶轮中间,在叶轮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叶轮内圈的空气被甩出叶轮外圈,通过蜗壳大小径向变位与蜗舌阻截作用,使蜗壳出口有一定压力空气排除,这种蜗壳式离心风机以其相对吸排能力,被目前厂家广泛应用于抽油烟机上面。
现有技术的蜗壳大小径向变位圆弧由R1<R2、R2<R3、R3<R4逐渐增大来实现,这种径向变位的蜗壳离心式风机安装在抽油烟上,导至目前抽油烟机的吸排油烟能力难以增大,噪音也无法再降低,这主要原因是蜗壳的结构上没有作突破传统的改变。
虽然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专利号2006100506396)发明了一种能双面进风的欧式吸油烟机的风机蜗壳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蜗壳式离心风机单面进风技术缺陷,但叶轮在蜗壳内转动,阻力和气流摩擦并没有减轻,电机效率得不到提升。
根据目前现有的技术要增大蜗壳式离心风机吸排能力,还是只得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1增大电机功力,2加大叶轮外径、叶轮叶片宽度和叶轮高度、同时加大蜗壳外径尺寸,上述方法虽然使油烟机的吸排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带来的实际技术问题是风机体积增大,能源消耗增大,噪音也同时增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针对现有离心式风机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改变现有离心式风机传统进风方式,使叶轮在蜗壳内转动时阻力有所降低,同等条件下电机效率也有一定提高,排风量也同时增大,风机蜗壳体积有所减小的一种抽油烟机的风机蜗壳中间板导叶进风结构。
本发明的抽油烟机的风机蜗壳中间板导叶进风结构技术方案:包括与蜗壳前盖板、后盖板连接的环状形中间板,环状形中间板前端的蜗舌角度设计为防止风量不进入出口而重新流向蜗壳再佳角度,蜗舌的后端开有进风口,其技术特征在于。
1.环形中间板蜗舌的后端开有进风口,蜗壳R2的中心圆弧与R1中心圆弧大小一样,不需圆弧变位,使蜗壳的体积可以做小。
2.环形中间板蜗舌的后端开有进风口,使叶轮的风叶通过蜗舌后,立即从进风口通过进风导流板引入气流,使风机效率提高,出口处风量增大。
其技术特征还在于进风导流板位于引流板内侧,引流板与进风导流板中间为进风口。
进一步优化引流板前端与进风导流板的后端有一定长度,使空气及其容易被引入蜗壳内部,而蜗壳内部的流动气流被进风导流板的长度所遮挡,在叶轮定向转动下,不能从进风口流出,而从进风口引入空气直接通过叶轮风叶外角传递至蜗壳出风口,减小叶轮在通道的气流摩擦损失,使风机风压和风速提高。
其技术特征还在于引流板与环形中间板同体连接,并且蜗舌至R2中间可以安装多组进风导流板与分段引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的技术优点在于,通过环形中间板与引流板特殊进风,使风机叶轮在蜗壳内负荷有一定减轻,叶轮与蜗壳之间产生风流噪音得到抑制,另一方面,蜗壳的容积流量有所提高,防止风流通过蜗舌后回流所产生的噪音,在同等电机功率的情况下,风机全压、风机排风量有所增大,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发明中间板导叶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抽油烟机的风机蜗壳中间板导叶进风结构,包括能与蜗壳前盖板、后盖板连接的环状形中间板8,环状形中间板8上的蜗舌1角度设计为防止风量不进入出口而重新流向蜗壳再佳角度,蜗舌1的后端开有进风口2。
参看图2;蜗壳R2的中心圆弧与R1中心圆弧大小一样,不需圆弧变位,使蜗壳的体积可以做小。
参看图3;环形中间板8前端蜗舌1的后端开有进风口2,使叶轮5的风叶7通过蜗舌1后,立即从进风口2通过进风导流板4引入气流,使风机效率提高,出风口6风量增大。
进一步优化设计,进风导流板4位于引流板3内侧,引流板3与进风导流板4中间为进风口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远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嵊州市远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9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摇摆烤炉及其方法
- 下一篇:前置式脱粒强吸风水稻、小麦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