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性PVC电工胶带专用增粘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2605.1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关炽昌;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梧州通轩林产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7/06 | 分类号: | C09J127/06;C09J193/04;C09J11/06;C09J7/02;C09F1/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韦永青 |
地址: | 5433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性 pvc 电工 胶带 专用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性PVC电工胶带专用增粘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成物:
松香 30%—53%;助剂 1%—1.5%;多元醇 5%—18%;乳化剂 5%—20%;水30%—53%,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20%;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PVC电工胶带专用增粘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浅色剂或抗氧剂或防老化剂或反应催化剂或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PVC电工胶带专用增粘树脂,其特征在于:
所述浅色剂为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苯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
所述防老化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硫代二丙酸二月桂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反应催化剂为氧化锌、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中的UV-9、UV531、UV317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PVC电工胶带专用增粘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为甘油或季戊四醇或三甘醇或一缩二乙醇或三羟甲基丙烷或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PVC电工胶带专用增粘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6.一种水性PVC电工胶带专用增粘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松香 30%—53%;助剂 1%—1.5%;多元醇 5%—18%;乳化剂 5%—20%;水30%—53%,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20%;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3%—20%;
所述助剂为浅色剂或抗氧剂或防老化剂或反应催化剂或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浅色剂为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苯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
所述防老化剂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硫代二丙酸二月桂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反应催化剂为氧化锌、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中的UV-9、UV531、UV317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多元醇为甘油或季戊四醇或三甘醇或一缩二乙醇或三羟甲基丙烷或新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制作步骤是:
A、在装有电动搅拌器、滴液装置、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计量的松香,松香在氮气保护下于200℃与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在反应催化剂引发下共聚反应,得到弹性体改性松香共聚物;
B、将A步骤所得弹性体改性松香共聚物中加入多元醇和助剂,升温到250℃-270℃进行酯化及高分子化,反应过程取样检测,进入反应技术指标后,冷却到220℃后再加入助剂,得到具有很强增粘性能的高分子量的改性松香酯共聚物树脂;
C、将B步骤所得的改性松香酯共聚物树脂降温到180℃,开始滴加乳化剂,滴加1小时,完成后混练回流5小时,变频调整所述电动搅拌器的转速,转速为80转/分,同时加入95℃热纯水,滴加2.5小时,热纯水滴加完后,降温到40℃取样检测成品指标,过滤,得到本水性PVC电工胶带专用增粘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梧州通轩林产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梧州通轩林产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26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键盘操作器
- 下一篇:触感反馈系统及其提供触感反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