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用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99145.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狩野秀一;牛村真人;关谷裕二;坂井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薛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用保护装置,当在电梯行驶期间发生了地震等时,该电梯用保护装置对电梯轿厢及其周围设备进行保护以避免受到冲击的伤害。
背景技术
电梯设备一般构造成通过吊索将电梯轿厢和平衡重连结成吊桶状,并由驱动绳轮进行驱动。电梯轿厢和平衡重通常沿着各自的导轨进行升降。可是,电梯轿厢和平衡重容易从导轨脱落,也就是容易发生所谓的脱轨事故。因此,在电梯设备中设置有用于检测脱轨的装置,在检测到脱轨时,使电梯停止运行,或者将运行模式切换为管制运行。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平衡重的脱轨检测方法。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脱轨检测方法中,预先在平衡重的整个升降范围内,以受到平衡重的移动压迫的方式沿着导轨设置通过泵装置送入气体而具有柔软性的管体,并测定从该管体排出的气体的压力。由此,能够根据测得的压力值检测出是否发生了脱轨。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1-2335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是用于检测是否发生了脱轨的方法,而不是用于防止脱轨发生的方法。因此,该方法无法防止地震的冲击作用在电梯设备上,也无法防止脱轨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上述方法中,需要从最上层到最下层在电梯轿厢的整个升降范围内设置管体,并且需要设置泵装置,所以在设置时需要在设备、劳动力和时间方面花费巨大的成本。而且,由于需要在电梯轿厢的整个升降范围内安装设备,所以在动作后,在使设备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同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力。由此,除了会导致成本上升外,由于需要使电梯设备长时间停止运行,所以还会给电梯乘客带来很大的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保护装置,该电梯用保护装置能够保护电梯轿厢以避免其受到地震等冲击的伤害。
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具有:加速度计,该加速度计安装在电梯轿厢上,用于检测横向的加速度;以及冲击缓和装置,该冲击缓和装置具有通过充入气体而膨胀的袋体,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外表面,当由所述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超过了规定的阈值时,该冲击缓和装置使所述袋体膨胀。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所述冲击缓和装置可以设置成预先将处于未膨胀状态的所述袋体保持成与沿着所述电梯轿厢的升降方向设置的导轨相对置,并且通过使所述袋体膨胀而使所述袋体与所述导轨抵接。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可以设置成在所述电梯轿厢的右侧和左侧分别安装有所述冲击缓和装置,所述电梯用保护装置进一步具有控制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控制装置,在检测为朝右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右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在检测为所述朝左方向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左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可以设置成电梯用保护装置具有第一加速度计和第二加速度计,该第一加速度计用于检测所述电梯轿厢的朝右方向的加速度,该第二加速度计用于检测所述电梯轿厢的朝左方向的加速度,在由所述第一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右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在由所述第二加速度计检测到的加速度超出了所述阈值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左侧的所述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膨胀。
再者,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可以将所述加速度计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上部。
又,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电梯用保护装置中,可以将所述冲击缓和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上部和下部,上部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和下部的冲击缓和装置的袋体联动地膨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发生了地震等时,使作为冲击吸收构件的袋体膨胀,通过该袋体来缓和电梯轿厢与外部物体发生碰撞时所受到的冲击,由此能够对电梯轿厢等提供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及其周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在电梯轿厢11上侧的引导滚轮13的周围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冲击缓和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轿厢及其周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20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99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场效应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分块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