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受频偏干扰的符号精同步算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86117.6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武畅;谢翔;李玉柏;何梦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受 干扰 符号 同步 算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符号精同步算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不受频偏干扰的符号精同步算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同步算法是通信接收机实现的基础,是任何调制解调技术的研究重点与难点,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可以说同步算法是实现信息可靠传输的前提,只有拥有准确的同步算法通信系统才能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
目前,OFDM系统的同步可以分为帧同步、符号同步、载波同步和采样时钟同步。其中,帧同步用于确定一个数据帧的开始位置;符号同步用于确定每个OFDM符号数据部分的起始位置以保证FFT窗口位置的准确性。OFDM系统的同步算法从方法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采用循环前缀;采用已知信息,如导频、前导序列;采用信号本身或其频谱特性。在HINOC系统中,由于数据部分中并没有插入导频,只有每一帧的前导序列为已知信息,因此很多现有的依靠导频的算法在HINOC系统中无法实现,由于数据符号的循环前缀长度远低于帧头部分,帧同步和符号同步主要依赖帧头完成。
综上所述,同步算法为影响现有通信系统性能好坏的一重要因素,而现有的同步算法虽然能够保证系统良好的工作,然而其或多或少均会受到同步误差的影响,为了减小同步误差我们往往会进行符号细同步运算,然而在进行符号细同步运算时会受到载波频偏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精确度不高,因此发明创造一种不受频偏干扰、精度更高的算法为人们所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频偏干扰的符号精同步算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步算法由于受到残余频偏误差的影响,精确度不够高,不能满足调制阶数发展需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不受频偏干扰的符号精同步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接收到的数据以及本地导频序列均做延迟一位处理并进行相关运算;
(b)对进行相关运算的结果进行循环移位并进行求和运算;
(c)将求和运算的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
(d)将计算得出的最大值所在位置设定为精同步位置。
具体地说,所述步骤(a)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通过时域分析得出预接收到的数据为: ;
(a2)将接收到的数据延迟一位并进行相关运算得出:;
将本地导频序列延迟一位并进行相关运算得出:。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通过得以实现。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通过得以实现。
在本发明中,精同步位置由以下公式得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符号精同步算法精确简洁,能够有效降低符号粗同步的同步误差,减少残余频偏误差对系统的影响,从而使系统工作在更小的残差环境中,既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也能进一步降低数据的错误率,构思十分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同步算法的不足,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仿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仿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本发明是基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步算法由于受到残余频偏误差的影响,精确度不够高,不能满足调制阶数发展需求这一问题所提出的一种不受频偏干扰的符号精同步算法。由于现有技术中符号细同步已经能够较好地完成同步工作,因此本发明并非对符号同步本身进行改进,而是通过尽可能地减小残余频偏误差来减小同步误差对载波同步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如图1所示,不受频偏干扰的符号精同步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接收到的数据以及本地导频序列均做延迟一位处理并进行相关运算;对进行相关运算的结果进行循环移位并进行求和运算;将求和运算的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将计算得出的最大值所在位置设定为精同步位置。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中,从时域上分析得出的接收到的数据为: ,将其延迟一位并进行相关运算得出:;将本地导频序列进行延迟一位并进行相关运算得出:。
进一步地,我们通过将进行延迟一位处理的结果进行循环移位并进行求和处理;求和运算的结果通过以下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 ;在本发明中,精同步位置由以下公式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86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系统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 下一篇:一种流量统计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