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盆缆线解决方案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77321.1 | 申请日: | 2009-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6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西蒙·斯杜基;奎多·赫尔蒂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特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杨莘 |
地址: | 瑞士奥***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盆 缆线 解决方案 | ||
1.夹具,包括:
头部,包括头部远端和头部近端,所述头部远端成形以符合所述头部远端所应用的骨表面;
缆线接收沟槽,延伸通过所述头部和主体,成形且被配置为接收缆线,所述缆线通过所述缆线接收沟槽并由拉紧装置拉至期望程度的张力;
主体,包括主体远端,所述主体远端联接至所述头部近端并且延伸至主体近端,所述主体近端被纵向狭槽分割成分隔部分,所述分隔部分被配置为压靠在所述夹具中接收的缆线上,所述主体近端包括螺纹,所述螺纹被配置为与所述拉紧装置的压缩构件的相应螺纹相接合,使得所述夹具在夹持方向相对于所述压缩构件的转动能够将所述夹具拉至所述压缩构件挤压所述分隔部分并使所述分隔部分抵靠在所述夹具内接收的缆线上以将所述缆线固定在所述夹具内,其中,所述纵向狭槽被确定尺寸并且被定位以与所述拉紧装置的内套筒相接合,以防止在所述夹具被拉到所述压缩构件内时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夹具之间相对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中,当所述压缩构件沿所述夹持方向转动时,所述夹具能够沿所述压缩构件的纵向轴线朝向所述主体近端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中,所述夹具沿所述压缩构件的纵向轴线朝向所述主体远端移动,接收在所述缆线接收沟槽内的缆线纵向滑动通过所述缆线接收沟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中,所述纵向狭槽包括两个纵向狭槽,所述两个纵向狭槽彼此基本垂直,将所述近端分成了四个基本等距离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中,所述主体近端逐渐变细,以与所述压缩构件的相应逐渐缩小的表面相接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其中,所述主体近端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夹具接收沟槽的近端的截面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其中,沿所述夹持方向的转动致使较大的主体近端与所述夹具接收沟槽的直径缩小的近端相接合,使得所述分隔部分径向挤入所述缆线接收沟槽并且抵靠所述缆线。
8.夹环,包括:
主体,包括从主体近端延伸至主体远端的沟槽,所述沟槽包括从所述主体近端朝向所述主体远端延伸的夹具接收沟槽和从所述主体远端朝向所述主体近端延伸的第一缆线接收沟槽,所述夹具接收沟槽与所述第一缆线接收沟槽同轴,所述夹具接收沟槽成形且被配置为在其内接收夹具,使得所述夹具的第二缆线接收沟槽与所述第一缆线接收沟槽同轴,所述第一缆线接收沟槽和所述第二缆线接收沟槽被配置为接收缆线,所述缆线通过执行机构的拉紧机构被拉至期望程度的张力;以及
心轴,具有沿横向延伸通过所述主体的狭槽滑动收容在所述夹具接收沟槽内的长度,所述心轴被配置为从第一配置移动到第二配置,在所述第一配置中,所述心轴不干扰接收所述缆线,在所述第二配置中,所述心轴压向来自夹具接收沟槽中接收的所述夹具的缆线,
其中,所述主体包括螺纹,所述螺纹与所述夹具的相应螺纹相接合,使得沿所述夹具在夹持方向的转动致使所述夹具被接收在所述夹具接收沟槽中,
其中,所述夹具被配置为与所述执行机构的第一构件相接合以阻止所述夹具与所述第一构件之间相对移动,所述执行机构的可移动地联接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二构件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相接合,使得所述第二构件在所述夹持方向的转动致使所述夹具沿所述夹持方向转动,从而所述主体移动以将所述夹具接收在所述夹具接收沟槽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环,其中,当所述夹具沿所述夹持方向转动时,所述夹环能够沿所述夹具的纵向轴线朝向所述夹具的近端延伸。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环,其中,所述狭槽从接近所述主体近端的第一端朝向接近所述主体远端的第二端径向向内成角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环,其中,所述狭槽的角度使得所述第二端横向延伸跨过所述第一缆线接收沟槽的至少一部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环,其中,当所述心轴处于所述第二配置时,所述心轴占据所述第一缆线接收沟槽的横截面的至少一部分。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环,其中,所述心轴与所述夹具的远端相接合,使得当所述夹具沿所述夹持方向转动时,所述夹环朝向所述夹具的近端移动并且所述心轴朝向所述主体远端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特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特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73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标签防伪瓶盖
- 下一篇:一种侧划口自封闭防漏吸管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