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骨折治疗的锁定外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77029.X | 申请日: | 2012-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向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向党 |
主分类号: | A61B17/64 | 分类号: | A61B17/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骨折 治疗 锁定 固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折治疗的外固定领域
背景技术 骨折治疗分为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方法,均为成熟的骨折治疗方法,广泛地应用于骨折的临床治疗。
外固定主要应用于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以及感染、缺损等复杂的骨折的修复,有其明显的优势:1、微创。2、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3、常用作骨折的临时固定。4、方便处理复杂的伤口。然而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1、外形笨重,不能穿着衣服;2、操作相对复杂;3、针夹容易松动导致固定失效,主要的原因是传统的外固定架采取“针夹”连接方式,容易松动失效。所以外固定技术常常作为骨折的临时固定方式,应用于急诊开放性骨折和感染、缺损等复杂骨折的修复。
内固定主要应用于闭合性骨折的治疗,是骨折主要的治疗方法,具有的优点有:1、小巧精致,放置于皮肤软组织内;2、强度大固定可靠、不容易松动常常作为最终的骨折治疗方法;内固定也有不足之处:1、常常需要二次手术取出;2、创伤较大容易导致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最近出现的锁定钢板使得内固定的固定强度进一步增加。
在一些特殊的病例,如严重的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严重,在没有外固定器械的条件下我们临床医生也把内固定锁定钢板放置于皮肤外,当做外固定来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此启发我们将锁定结构引入外固定系统进行骨折固定,即骨折治疗的外固定锁定系统。
发明内容 将传统外固定架中外固定针和架体连接方式-“针夹”紧固连接方式,改为通过螺纹和螺孔式结构将外固定针与架体锁定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优点:用螺纹和螺孔锁定结构替代针夹挤压结构连接外固定针和架体有以下优点:1、整体稳定行提高,锁定结构使得外固定针和架体形成一体化,强度明显增大。2、结构稳定,不易松动,螺纹和螺口锁定结构较针夹挤压结构不易松动,避免了传统外架容易松动的缺点;3、外固定整体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小型化,主要是基于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明显提高使得外固定针和架体可以小型化,钉子更细,架体更小,距离皮肤更近,从而解决了传统外固定架的笨重不能穿衣服的问题;4、操作简便,螺纹和螺孔锁定结构较针夹挤压结构操作更简便,一次即刻锁定不易松动,传统的针夹往往需要定期的拧紧针夹的螺丝,防止外固定架松动。
附图说明
图1、锁定外固定系统简图(图中①为外固定架体-参考图2;图中②为锁定外固定针-参考图3)
图2、外固定架体(图中③为经锁定孔的架体横截面-参考图4;图中④为外固定架体锁定孔-参考图5)
图3、锁定外固定针(尾部为锁定螺纹,可与架体螺纹孔锁定)
图4、经锁定孔的架体横截面(图中⑤为架体横截面;图中⑥为锁定孔的横截面,其螺纹可与外固定针尾部螺纹锁定连接)
图5、外固定架体锁定孔45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锁定外固定系统由架体、外固定针两部分构成,架体和外固定针的尾部位于皮肤外,架体和外固定针通过螺纹结构相互锁定连接,外固定针的头部置于皮内用于固定骨骼。
2、锁定外固定系统其架体上的螺纹孔与外固定针尾部的螺纹相对应且匹配,能够完成锁定连接。
3、锁定外固定系统其架体的材料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选择,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架体材料可以选择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等材料;不要做核磁共振检查患者可以选择不锈钢。
5、锁定外固定系统其外固定针的材料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选择,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外固定针材料可以选择钛合金材料;其他患者可以选择不锈钢。
6、外固定针的数量根据临床骨折固定强度的需要进行选择,手足部为4枚,上肢为6枚,小腿为8枚,大腿为10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向党,未经梁向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770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轻质电石渣加气砖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动挂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