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8474.1 | 申请日: | 2012-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3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耿端阳;王振伟;杜瑞成;张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肥 分层 错位 施开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免耕播种机的开沟器为一个玉米开沟器配两个施肥开沟器,使得种、肥开沟器之间的间距很小,导致免耕播种机作业过程堵塞问题的突出,严重时甚至不能正常作业,为此开发种肥同施的单开沟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开沟器与现有的201110051583.7相比,不仅能实现种肥分层施播,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种肥的分层的土壤厚度以及种子上层土壤的覆盖厚度,保证不出现烧种和亮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实现种肥分层施播、工作性能优良的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开沟犁、犁柱、导肥管、下种管和位于开沟犁两侧的侧板,其中导肥管位于犁柱内,沿行进方向下种管位于导肥管的后部,其特征在于:增设了长导土板、短导土板、刮土板和加强杆,其中长导土板位于导肥管与下种管之间,安装在两侧板底部,与前进方向和水平面均呈25~35°夹角,且长导土板远离导肥管的一端与一侧板的外壁齐平,长导土板的另一端伸出另一侧板3~5cm;位于长导土板后方的两侧板底部与长导土板底边齐平,且距开沟犁底部4-7cm,位于导肥管后方和长导土板之间的两侧板底部与长导土板顶边齐平,且比长导土板底边高4~5cm;在与长导土板齐平的侧板底部开出一高4~7cm、宽3~5cm的回流窗口,回流窗口略后于下种管,长6~8cm的短导土板固定安装在回流窗口远离下种管的垂直边上,且与前进方向呈25~35°夹角,短导土板和回流窗口的另一垂直边的下角均为圆角;刮土板焊接在短导土板后方的两侧板之间,刮土板底边距离侧板底边3~5cm,与短导土板呈钝角,与水平面均呈25~35°;加强杆垂直安装在两侧板之间,且位于刮土板的后上方。
所述的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导肥管下端向后弯折90~120°,出肥口朝向后方。
其工作原理为:开沟犁在地表开出种沟后,导肥管将肥料导入沟底,长导土板将一侧板外侧沟土导向种沟,同时其下部将土壤刮平、压实,形成平整且压实的种床;与侧板紧贴的下种管将种子下落到种床上;短导土板将另一侧板外侧土壤刮下并导入落种后的开沟器内,给种子覆土;刮土板将覆盖土壤刮平压实,完成种子覆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
1、开沟器内设导肥管和下种管,有种肥分层定距错位播种的特点,一次开沟即可实现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
2、长导土板位导肥管和下种管之间,一端伸出开沟器侧板,另一端与开沟器另一侧板相齐平,能保证肥料的覆土深度,并对种床起到刮平压实的作用,为种子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3、短导土板将沟土导入开沟器内,刮土板将土层刮平压实,能很好的确保种子的覆土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中:1、开沟犁 2、犁柱 3、导肥管 4、下种管 5、侧板 6、长导土板 7、短导土板 8、刮土板 9、加强杆 10、回流窗口 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导肥管3位于犁柱2内,下端向后弯折120°,出肥口朝向后方。沿行进方向下种管4位于导肥管3的后部,长导土板6位于导肥管3与下种管4之间,安装在两侧板5底部,与前进方向和水平面均呈30°夹角,且长导土板6远离导肥管3的一端与开沟犁的一侧板5外壁齐平,长导土板6的另一端伸出另一侧板4cm;长导土板6后方的两侧板5底部与长导土板6底边齐平,且距开沟犁底部5cm,位于导肥管3后方和长导土板6之间的两侧板5底部与长导土板6顶边齐平,且比长导土板6底边高3cm;在与长导土板6齐平的侧板5底部开出一高5cm、宽4cm的回流窗口10,回流窗口10略后于下种管4,长4cm的短导土板7固定安装在回流窗口10远离下种管4的垂直边上,且与前进方向呈30°夹角,短导土板7和回流窗口10的另一垂直边的下角均为圆角;刮土板8焊接在短导土板7后方的两侧板5之间,刮土板8底边距离侧板5底边3cm,与短导土板7呈130°夹角,与水平面均呈30°;加强杆9垂直安装在两侧板5之间,且位于刮土板8的后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8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