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塔熔融法生产复合肥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53492.0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1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森;王春建;褚红艳;廖剑锋;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融 生产 复合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高塔熔融法生产复合肥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农用高塔工艺生产复合肥一般是通过制浆、造粒来完成,即将氮、磷、钾的化合物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在熔融状态下混合后造粒制成,其生产过程是先将其中两种物料在熔融状态下混合,再将含钾的物料和前两种物料的混合液在熔融状态下混合,最后将三种物料的混合液进行造粒形成复合肥成品,三种物料分别投料、分级混合,三种物料的投放时机则需要靠工人的生产经验来判断。
中国专利号为200610037389的专利,即公开了一种高塔造粒生产复合肥的工艺方法,其制浆采用三步串联连续逐步降温制浆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在熔融槽中加入助溶剂和尿素,将尿素熔融后流入一级混合槽;
(2)在一级混合槽中,在熔融的尿素熔融液中加入不与其反应的常温原料,将混合后得到的熔融物料流入二级混合槽中;
(3)在二级混合槽中,加入常温磷酸一铵,与熔融物料混合时间小于4分钟,得到混合熔融料浆;
混合熔融料浆经过高塔内的造粒喷头喷洒,在塔内完成造粒。
因为农用复合肥的原料的种类不变,基本上就是氮、磷、钾的化合物,变的只是配方比例,故此现有高塔熔融法生产该复合肥时,通常是一种配方比例的复合肥生产后即接着进行另一种配方比例的复合肥的生产,这个过程通常称之为转产过程,现行的转产过程是通过置换来实现的,即按新的配方将原来原配方生产时遗留在混合槽的物料挤出来,最终形成新配方,其整个过程实质就是用新配方溶液稀释原配方溶液,根据槽体的容积和配料量大小持续长短不一,一般约30分钟左右,期间置换挤出来的均为不合格品(介于原配方与新配方之间),而且新配方与不合格品的临界点也较模糊,需要靠工人的生产经验去判断,这种转产方法不仅花费的时间长,且在转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经常出现不合格品,既花费时间,又浪费资源,不能有效地保证复合肥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益低下。同时因转产不合格品内部氮磷钾含量存在大幅度波动,造成返料再利用困难,返料重新进入生产系统熔融造粒会造成成品内含量波动,容易生产出不合格产品,企业为消化堆积返料不得不提高产品内含量标准,以保障产品达到国家合格标准,但这样企业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生产复合肥的生产过程中各种配料的成分含量比例无法在线检测,产品的合格主要依靠投料设备的精确稳定运行,当投料系统计量装置在生产投料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时,操作员往往无法人为识别和监控,更不可能经常停下来用实物标定,只能等到最终产品生产出来后再拿到实验室去进行化验检测,才能确定各种成分含量比例是否合格,而检测化验往往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但此时可能已经有大批量的不合格产品产成,这会产生大量废次品,严重的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塔熔融法生产复合肥的工艺方法,其生产效率高,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可得到有效保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塔熔融法生产复合肥的工艺方法,包括制浆、造粒步骤,其中所述制浆包括下列步骤:
(1)配料:向熔融槽内加入含氮的物料,将其熔化后让熔融液流入一级混合槽;
(2)混合:向一级混合槽内采用计量的方式加入含磷的物料;所述一级混合槽内的料浆混合均匀后让其流入二级混合槽,同时,用计量的方式在所述二级混合槽内同步加入含钾的物料;
所述二级混合槽内的混合熔融料浆经过高塔内的造粒喷头喷洒,在塔内完成造粒;在原配方的所述造粒步骤之后,还包括下列转产步骤:
a、泄原配方余料:原配方产品生产停止之后,泄放所述二级混合槽内的混合料浆造粒,让所述一级混合槽内的原配方的料浆流入所述二级混合槽,然后按原配方配比在所述二级混合槽内加入所述含钾的物料,再泄放所述二级混合槽内的料浆造粒,此时一级混合槽和二级混合槽内混合料浆均按原配方配比消耗完毕;
b、新配方配料生产:将原配方生产时遗留在所述熔融槽内的含氮的物料作为新配方的原料使用,按新配方重复上述制浆、造粒步骤。
具体地,在所述制浆、转产步骤中,同时对各槽内的料浆或熔液的密度实时进行监测。
具体地,采用密度计对各槽内的料浆或熔液的密度进行监测。
具体地,所述密度计的精度至少为±0.1%。
具体地,所述密度计检测到相应槽内的熔液或料浆的密度超出其设定值范围时立即报警,报警后立即暂停生产,检查相应设备和计量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34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