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规则形状钢部件的成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1978.0 | 申请日: | 2012-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冰 |
主分类号: | B23P13/00 | 分类号: | B23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2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规则 形状 部件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规则形状钢部件的成形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制备金属结构件时,例如高强钢结构,为了制备出高性能的零件,往往对铸造后的组织进行热机械加工,例如挤压、锻造、轧制等热机械加工,从而可以打碎原始铸造粗大的晶粒,使组织得到细化,从而得到高性能结构件。但是,传统的制备工艺对铸造后的预制坯进行热机械加工,一般需要大型的热机械加工设备,例如,挤压设备、锻造设备等,对于大尺寸的零件热机械加工还存在变形不均匀,造成组织、性能不均匀的问题。
电子束、激光成形等增量成形技术也可以用来制备金属结构件,一般是采用熔丝、熔粉后,将其逐层铺覆来实现零件的成形,但是通过电子束、激光成形的零件一般是铸态组织,通过后续的热处理调控的难度较大,其中的一些缺陷很难通过后续热处理弥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规则形状钢部件的成形方法,采用将热机械加工过程进行离散后,再通过扩散连接来制备钢结构件,提高不规则形状钢部件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钢结构件的性能,以适用于制备各种高强钢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不规则形状的钢部件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加工钢部件的几何尺寸,将钢部件分割成多个尺寸相同的块状;
(2)采用机械加工或铸造的方法,将钢材加工成长方体状原始坯料;
(3)对上述长方体状坯料进行锻造,锻造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860℃~1000℃,变形速率0.02~0.1毫米/秒,变形量为50%~60%,对锻造得到的坯料采用高压水切割、线切割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加工成与步骤(1)块状尺寸和形状相适应的块材;
(4)将步骤(3)的块材放入酸洗液中,进行表面酸洗,去除块材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皮,酸洗液为盐酸,盐酸的摩尔浓度为1~1.2摩尔/升;
(5)采用铸造或机械加工的方法,用低碳钢加工一个包套,包套内部的空腔与待成形钢部件的整体外形相适应;
(6)将步骤(4)的块材根据钢部件的形状排列到包套的内腔中,将排列有块材的包套进行封边焊,对包套的内腔进行真空除气和封装;
(7)将真空封装后的包套放入热等静压炉中,实现块材之间的扩散连接,热等静压的压力为50MPa~200MPa,温度为900℃~1100℃,时间为2~4小时;
(8)采用机械加工或化学铣削方法,去除待成形钢部件的低碳钢包套,得到钢部件的预制坯,其中化学铣削的酸洗液为盐酸,盐酸的摩尔浓度为5~8摩尔/升;
(9)对上述钢部件预制坯进行机械加工和表面处理,得到钢部件。
本发明提出的钢结构的制备方法,与传统的制备钢结构的方法相比,采用将热机械加工过程进行离散,再通过热等静压方法实现组合的方法制备钢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出的钢结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小型拉拔、轧制、锻压设备,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即使是制备大尺寸零件,也不需要大型热机械加工设备。
2、本发明提出的钢结构制备方法,对铸造后的钢材料进行了热机械加工,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状态。
3、本发明提出的钢结构的制备方法,根据钢结构的外形,通过将经过热机械加工的丝材、板材、块才经过编织或缠绕、叠层、堆垛后扩散连接的方法来制备零件,可以通过调整块状坯料的尺寸和外形,来近净成形地制备出钢结构,材料利用率较高。
4、本发明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合金成分、各种形状的高性能结构件,而且不需要大型的热机械加工设备,具有效率高和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制备各种高强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不规则形状的钢部件的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待加工钢部件的几何尺寸,将钢部件分割成多个尺寸相同的块状;
(2)采用机械加工或铸造的方法,将钢材加工成长方体状原始坯料;
(3)对上述长方体状坯料进行锻造,锻造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860℃~1000℃,变形速率0.02~0.1毫米/秒,变形量为50%~60%,对锻造得到的坯料采用高压水切割、线切割或机械加工的方法,加工成与步骤(1)块状尺寸和形状相适应的块材;
(4)将步骤(3)的块材放入酸洗液中,进行表面酸洗,去除块材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皮,酸洗液为盐酸,盐酸的摩尔浓度为1~1.2摩尔/升;
(5)采用铸造或机械加工的方法,用低碳钢加工一个包套,包套内部的空腔与待成形钢部件的整体外形相适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冰,未经赵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1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