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袋专用新型双头接口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51350.0 | 申请日: | 2012-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7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赵京东;董国辉;李继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扬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J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57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专用 新型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袋专用新型双头接口。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输液袋双头接口出现很多的不足点,安全可靠性不高,例如大多采用采用内外盖、胶塞组合装配的方式,气密性存在一定风险,内外盖配合部分有间隙,气密性不够好,组装过程中容易出现配合不良,同时在焊接时会经常出现内外盖没有同时焊接牢固现象。或者卡扣式的方式固定胶塞,这样在加药时向外拔针的时候,会有将胶塞一起带出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输液袋专用新型双头接口,设计合理,安全性高且便于生产加工,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输液袋专用新型双头接口,包括双管体座,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双管体座上的输液管和配药管。
所述输液管的顶部固定设置输液管盖;所述输液管盖的顶部设置手柄且底部通过三级配合密封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输液管的顶部内;其中所述配药管采用无内盖结构且内部由下而上依次固定设置隔膜、胶塞,铝箔复合膜焊接密封固定在所述配药管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配药管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折边且所述折边位于所述胶塞的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液管盖的顶部设置凸块,其中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凸块连接并固定在所述输液管盖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双管体座的外侧面上设置若干条凸筋且四个端角均设置成倒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膜的厚度为0.3mm。
本发明通过将输液管盖的底部通过三级配合密封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输液管的顶部内,能够避免了焊接加热时产生的塑料炭化颗粒掉进药液内,节省能耗,同时所述配药管采用无内盖结构,隔膜直接注塑成型,避免了传统组合盖内盖与外盖配合不紧密导致进水的现象,采用折边包覆的方式固定胶塞,避免了在加药时向外拔针的时候,会出现将胶塞一起带出的风险,安全达到保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制作简单,能够避免了焊接加热时产生的塑料炭化颗粒掉进药液内,节省能耗,且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1-双管体座、2-输液管、3-配药管、4-输液管盖、5-手柄、6-凸块、7-胶塞、8-隔膜、9-铝箔复合膜、10-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输液袋专用新型双头接口,包括双管体座1,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双管体座1上的输液管2和配药管3,所述双管体座1的外侧面上设置若干条凸筋且四个端角均设置成倒角。
所述输液管2的顶部固定设置输液管盖4;所述输液管盖4的顶部设置手柄5且底部通过三级配合密封的方式固定在所述输液管2的顶部内;所述输液管盖4的顶部设置凸块6,其中所述手柄5的一端与所述凸块6连接并固定在所述输液管盖4上。
其中所述配药管3采用无内盖结构且内部由下而上依次固定设置隔膜8、胶塞7,铝箔复合膜9焊接密封固定在所述配药管3的顶部;采用无内盖结构可以避免了传统组合盖内盖与外盖配合不紧密导致进水的现象,其中所述隔膜8的厚度为0.3mm;所述配药管3的顶部两端分别设置折边10且每个所述折边10位于所述胶塞7的上方,通过折边10将胶塞7包覆住,这样可以避免在加药时向外拔针的时候,会出现将胶塞一起带出的风险,安全达到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扬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扬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51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