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刮刀折动的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6965.4 | 申请日: | 201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信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裕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G3/00 | 分类号: | D21G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刮刀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刮刀折动驱动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造纸机网部刮刀的折动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造纸机上的刮刀折动靠气囊驱动。它存在下列缺点:1、折动量不好控制。2、刮刀折动时刮刀是紧密的贴合在辊面上的,因此气囊的出力较大,固定气囊的支架很容易损坏。3、相关控制元件完全裸露在外,而且由于此组机构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因而很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动量易于控制、省去了配管的麻烦、使用寿命长的刮刀折动的驱动机构。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动机与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连接,所述蜗轮利用轴承安装于蜗轮轴上,所述蜗轮轴固定于蜗轮箱内;在蜗轮箱上滑动连接摆动轴,所述摆动轴的左端部伸出蜗轮箱,其特征是:在蜗轮上设置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的轴线与蜗轮轴的轴线间有偏心距,并且,所述偏心轴与所述摆动轴的内端连接。
蜗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利用深沟球轴承安装于蜗轮箱的壁上,并在左端的深沟球轴承左侧的蜗杆上设有轴用挡圈;在右端的深沟球轴承的右侧蜗杆上设有油封,在深沟球轴承与油封之间的蜗轮箱内的孔壁上设有孔用挡圈。
在蜗轮箱上对应于摆动轴的安装内孔的内壁设有孔用挡圈,在孔用挡圈内侧的摆动轴上设有与孔用挡圈相靠的轴用挡圈,在轴用挡圈内侧的摆动轴上设有油封,在油封内侧的摆动轴上设有径向轴承。
在蜗轮箱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轴盖,所述蜗轮轴设置于轴盖的内壁上,在蜗轮轴上利用角接触球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偏心座,所述偏心轴设置于所述偏心座的侧壁上;所述蜗轮安装于所述偏心座上。在摆动轴的右端设置滑槽,所述偏心轴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偏心轴的端部设有圆柱滚子轴承,偏心轴利用圆柱滚子轴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在偏心轴的端部设置起定位作用的轴端挡片。
本发明的折动量非常易于控制,省去了配管的麻烦而且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动机19与蜗轮蜗杆机构,所述电动机19的输出轴与蜗杆21连接,所述蜗轮利用轴承安装于蜗轮轴20上,所述蜗轮轴7固定于蜗轮箱1内;在蜗轮箱1上滑动连接摆动轴3,所述摆动轴3的左端部伸出蜗轮箱1,在蜗轮6上设置偏心轴22,所述偏心轴22的轴线与蜗轮轴20的轴线间有偏心距,并且,所述偏心轴22与所述摆动轴3的内端连接。工作时,电动机19带动蜗杆21转动,由蜗杆21带动蜗轮6转动,蜗轮6再带动偏心轴22转动,由偏心轴22带动摆动轴3做往复直线移动。
蜗杆21的左右两端分别利用深沟球轴承15安装于蜗轮箱1的壁上,并在左端的深沟球轴承15左侧的蜗杆21上设有轴用挡圈13;在右端的深沟球轴承15的右侧蜗杆21上设有起密封作用的油封18,在深沟球轴承15与油封18之间的蜗轮箱1内的孔壁上设有起定位作用的孔用挡圈17。
在蜗轮箱1上对应于摆动轴3的安装内孔的内壁设有孔用挡圈12,在孔用挡圈12内侧的摆动轴3上设有与孔用挡圈12相靠的轴用挡圈4,在轴用挡圈4内侧的摆动轴3上设有油封13,在油封13内侧的摆动轴3上设有径向轴承11。
在蜗轮箱1上可拆卸地连接有轴盖2,所述蜗轮轴20设置于轴盖2的内壁上,在蜗轮轴20上利用角接触球轴承9转动连接所述偏心座7,所述偏心轴22设置于所述偏心座7的侧壁上;所述蜗轮6安装于所述偏心座7上。在摆动轴3的右端设置滑槽,所述偏心轴2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偏心轴22的端部设有圆柱滚子轴承10,偏心轴22利用圆柱滚子轴承1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在偏心轴22的端部设置起定位作用的轴端挡片8。
电动机19的输出动力带动蜗杆21转动,通过蜗轮6、蜗杆21带动偏心座7转动,从而让摆动轴3作轴向伸缩运动。从而实现刮刀在辊面上的来回折动,使刮刀片与辊面能充分接触。达到预期的清洁效果。
本发明将传统的气囊折动方式改为电动机19驱动蜗杆21、蜗轮6的折动方式,这种方式特点是:折动量由偏心座7控制,偏心座7上的偏心轴设计有多少偏心距,它实际就折动多少,控制比较方便;所有的相关零件都安装于蜗轮箱1内部,不会裸露在外,因而也就不容易损坏;驱动由气囊改为电动机19,省去了配管的麻烦;在此种工作环境下电动机的使用寿命比气囊更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裕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裕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69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