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缝针车缝线压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43816.2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顾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飞龙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针 缝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包缝针车缝线压裁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能自动化将对象车缝后针线的结网段进行压掣裁断动作,同时能令裁断的结网段保持压掣在针板前方,方便下个对象置入后可直接进行包缝车缝作业,不仅令车缝作业更为流畅简便,且相对能减少车缝过程中所花费的工时,并能使车缝后针线的结网段保持于固定范围内,达到节省用线量的功能,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的包缝针车缝线压裁装置创新设计者。
背景技术
按,一般的包缝针车主要系于机台上设马达,再令马达连动包缝针车的传动轴带动各机件作动及另一方的车针作上、下往复的车缝动作,而该包缝针车在完成对象的车缝后,各车针的针线即会形成链接在针板上往前延续的结网段,以当使用者欲进行下一次包缝作业时,能将结网段拉置于针板前方,并将下一布料覆盖于结网段上,再予以进行车缝作业,如此即可形成缝线头留存于布料下方,增加布料车缝后的坚固性、不脱线的包缝作业。
然,上述包缝针车虽可达到车缝对象的预期功效,但也在其实际施行使用上发现,该包缝针车于车缝完一对象后,皆需由操作人员另行拿取剪刀,利用剪刀将结网段予以剪断,来做为该对象车缝完成的收尾动作,并为车缝下一个对象进行准备,且为方便有充裕空间以剪刀剪线,通常于车缝对象完成后炼结的结网段会留很长,不仅造成车缝用线的浪费,再者,以人工方式一一拿取剪刀对每一车缝完的对象的结网段进行剪裁,在其操作上也显得极为不便,且相对需花费较多任务时,致令其在整体结构设计上仍存有改进的空间。
缘是,发明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再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包缝针车缝线压裁装置,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缝针车缝线压裁装置,其主要系能自动化将对象车缝后针线的结网段进行压掣裁断动作,同时能令裁断的结网段保持压掣在针板前方,方便下个对象置入后可直接进行包缝车缝作业,不仅令车缝作业更为流畅简便,且相对能减少车缝过程中所花费的工时,并能使车缝后针线的结网段保持于固定范围内,达到节省用线量的功能,而在其整体施行使用上更增实用功效特性者。
本发明包缝针车缝线压裁装置的主要目的与功效,系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主要系于包缝针车机台连结设有压裁装置;其中:
该压裁装置,其于对应包缝针车的工作平台外侧设有弹性夹掣件,且压裁装置对应包缝针车设有顶推动力源,该顶推动力源则能驱动刀具进行摆动,而于刀具上端则对应于弹性夹掣件外端设有活动刀刃,于对应活动刀刃处设有固定刀刃。
本发明包缝针车缝线压裁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顶推动力源的出力端连接设有顶推件,该顶推件的外端则与刀具下端枢设连接,且该刀具中间位置呈一枢设状态。
本发明包缝针车缝线压裁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压裁装置是以一固定座和包缝针车组设,令刀具中间位置与固定座枢设形成转动支点。
本发明包缝针车缝线压裁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压裁装置于对应弹性夹掣件与刀具上端设有遮盖,该遮盖侧边凸设有组接段与刀具组设结合,以令遮盖与刀具同步进行作动,而遮盖外侧则开设形成有导出口。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前视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压裁前]。
图4:本发明的前视使用状态动作示意图[压裁后]。
【主要组件附图标记说明】
(1)包缝针车 (11)工作平台
(2)压裁装置 (20)固定座
(21)弹性夹掣件 (22)顶推动力源
(23)刀具 (231)活动刀刃
(232)固定刀刃 (24)顶推件
(25)遮盖 (251)组接段
(252)导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发明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发明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之,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图式及图号:
首先,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所示,本发明主要系于包缝针车1的机台连结设有压裁装置2;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飞龙,未经顾飞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