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防快速出警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3485.2 | 申请日: | 2012-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1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史树元;廖爱龙;管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树元 |
主分类号: | A62C99/00 | 分类号: | A62C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快速 出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快速出警设备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消防队员的出警时间是关系到能否有效控制火灾和抢救人民生命及财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及地区的消防法规对于消防队员的出警时间有明确的规定。
为了便于消防官兵迅速出警,各国消防站一般配备有消防滑竿。消防官兵在接到报警后,双手握住消防滑竿,利用手掌和滑竿的摩擦力和自身的重力作用从宿舍依次滑落到车库地面。消防滑竿为消防官兵出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消防队员是靠手掌的摩擦力克服自身重力作用而产生下滑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完全是手工作业。如果控制不好摩擦力,很容易造成下降速度过快,着地时由于冲击力太大而受伤。我国有的消防站还因此发生过消防队员骨折和死亡的事故。
其次,消防队员在出警时,滑竿上方的消防队员不能确定其下方的队员是否已经着地并离开,难免会出现上方的队员处理间隔时间不当而“抢滑”,从而发生踩踏现象,以致给下方队员造成人身伤害。这种情况在夜晚出警时尤其突出。另外在我国的寒冷地区,冬季晚上的气温可以达到m20℃左右。消防滑竿的材质为不锈钢,导热系数很大。消防官兵用手接触消防滑竿的瞬间。手掌的热量会通过消防滑竿迅速散失,手汗会因此凝固结冰,从而导致手掌与消防滑竿发生粘连。消防官兵在下滑过程中,手掌的表皮被撕裂,从而导致非战斗减员。正因为消防滑竿存在着上述缺陷,我国有些消防站基于消防官兵的安全考虑已经停止了消防滑竿的使用。
这样,消防滑竿的快速出警的设置初衷就失败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不会在下滑时受伤,并且可以快速出警的消防快速出警设备。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通过连杆同从动轮相连,主动轮上设置有滑索,滑索的端部设置有抓握架,所述的从动轮通过皮带同弹簧的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同固定架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从动轮为设置在连杆两端的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均设置有皮带,皮带通过一根平衡杆相连;所述的弹簧的一端设置有平衡杆上,所述的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杆两端设置于滑动轴承上,滑动轴承通过支撑架固定于一根立柱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首先,消防队员在使用该设备时,不再需要利用手及身体与滑竿的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阻力而延缓下降速度,而是利用轮轴的原理通过弹簧的伸长变形而减缓消防队员的下降速度。而且这种设备的好处还在于,随着弹簧伸长变形量的增大,从动轮产生的力臂也会变大,这样消防队员的下降速度会随着下降的距离增加而出现先增大后自动减小,直到安全着地。
其次,该设备的抓握架由于不需要考虑使用其他非金属材料后摩擦力太大的问题,所以可以放心使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来包装。这样手掌与抓握架之间的热量传递很少,再加上两者没有相对运动,因此就可以避免消防队员的手掌皮肤被冻结粘连而撕裂的事故发生。
最后,上方的队员必须等到下方的队员着地并释放抓握架回位后,才能依次下落。从而避免了因为抢滑而出现的踩踏伤亡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第一从动轮、2为滑索、3为主动轮、4为第二从动轮、5为滑动轴承、6为皮带、7为弹簧、8为固定架、9为平衡杆、10为立柱、11为抓握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主动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3通过连杆同从动轮相连,主动轮3上设置有滑索2,滑索2的端部设置有抓握架11,所述的从动轮通过皮带6同弹簧7的一端相连,弹簧7的另一端同固定架8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从动轮为设置在连杆两端的第一从动轮1和第二从动轮4,第一从动轮1和第二从动轮4上均设置有皮带6,皮带6通过一根平衡杆9相连;所述的弹簧7的一端设置有平衡杆9上,所述的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架8上。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连杆两端设置于滑动轴承5上,滑动轴承5通过支撑架固定于一根立柱10上。
本发明描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各种变化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没有偏离本发明的内涵和外延;虽然本发明已经通过具体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本发明不应该限定于这些具体的实施方案,实际上,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均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树元,未经史树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3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通斜底篮式过滤器
- 下一篇:非接触负压伤口治疗/清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