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偏振度的标准光纤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41200.1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徐楠;李健;李建威;张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4/00 | 分类号: | G01J4/00;G02B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偏振 标准 光纤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偏振度的标准光纤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用光偏振度测试仪是用于测量通信波段光偏振度的仪表。目前通信用光偏振度测试仪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斯托克斯矢量法和极值法。斯托克斯矢量法是将被测光分为四束,通过分别测量四个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功率得出四个斯托克斯参数,根据斯托克斯参数计算出被测光的偏振度,其工作原理如图1中所示,被测光信号经由光纤1传递至光处理单元,光处理单元中的偏振控制子单元将被测光信号分为4束不同偏振方向的光,由4个光探测器2分别测量4束光的光功率,由电处理单元根据测量得到的光功率计算得到4个斯托克斯参数,并根据斯托克斯参数计算出被测光的偏振度,最后在显示单元显示结果。极值法是利用扰偏器,在被测光信号的偏振态变化过程中搜寻透过检偏器的最大功率点与最小功率点,然后计算出被测光的偏振度,其工作原理如图2中所示,被测光信号经由光纤1传递至光处理单元,光处理单元中的扰偏器不断改变被测光信号的偏振态,光探测器记录变化过程中透过检偏器3的最大功率点与最小功率点,然后电处理单元根据最大功率点与最小功率点计算出被测光的偏振度,最后在显示单元显示结果。
但是目前对通信用光偏振度测试仪的测量准确性并无评价以及校准方法。对通信用光偏振度测试仪的校准可以通过设计可变偏振度的标准光纤光源,用其准确可调的光偏振度值来对通信用光偏振度测试仪实现校准。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偏振度的标准光纤光源装置,且可以通过使用标准光功率计对偏振度进行准确定标,解决通信用光纤偏振度测试仪的校准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变偏振度的标准光纤光源装置,包括激光源以及沿所述激光源的输出激光光路依次设置的光纤分束器和偏振合束器,所述光纤分束器将所述输出激光分为第一光束以及第二光束,所述偏振合束器将所述第一光束以及第二光束合束;在所述光纤分束器和偏振合束器之间,沿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路上依次设置有偏振控制器以及第一光开关,沿所述第二光束的光路上依次设置有可变衰减器、偏振控制器以及第二光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束或第二光束的光路上设置有光纤延时线。
优选的,所述光纤延时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路上,位于所述光纤分束器与所述偏振控制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激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一个激光源的输出激光分束为两路光,利用偏振控制器得到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路线偏振光,利用偏振合束器将两路光合束并输出至标准光功率计,通过监测这两路光与合束光的光功率大小,得到标准的光偏振度值。同时,通过调节其中一路的可变光衰减器,可以改变这路光的光功率值,获得准确可调的光偏振度值用于校准光偏振度测试仪。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斯托克斯矢量法测量偏振度的测试仪的原理图;
图2是利用极值法测量偏振度的测试仪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可变偏振度的标准光纤光源装置的组成图。
其中,1:光纤;2:光功率计;3:检偏器;4:光纤延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3中所示的一种可变偏振度的标准光纤光源装置,包括激光源,激光源优选为DFB(Distributed Feed Back,分布反馈)型半导体激光器,DFB型半导体激光器最大特点是具有非常好的单色性(即光谱纯度)以及具有非常高的边模抑制比(SMSR);沿激光源的输出激光光路依次设置有光纤分束器和偏振合束器,光纤分束器将输出激光分为第一光束以及第二光束,偏振合束器将第一光束以及第二光束合束;在光纤分束器和偏振合束器之间,沿第一光束的光路上依次设置有偏振控制器以及第一光开关,沿第二光束的光路上依次设置有可变衰减器、偏振控制器以及第二光开关;两路光分别通过偏振控制器可以得到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路线偏振光,通过可变衰减器可以调节第二光束的衰减量,从而得到不同的偏振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1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