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40512.0 | 申请日: | 2012-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7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贵;韦中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景桂自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 |
地址: | 545616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配套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照明是公路隧道行车安全的基本保障,在公路隧道建设和监控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隧道照明系统又是公路隧道内高能耗系统,对电能的消耗巨大,用电成本在公路隧道运营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对隧道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对隧道照明节能技术的研究主要从照明灯源选择、布灯方式、供配电方式、节能控制方式和系统维护等几个方面来考虑,而合理的控制方式能够使隧道照明系统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是隧道节能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隧道照明控制方式大致可分为手动控制方式、分时段进行的时序控制方式和根据洞内外的亮度值自动控制照明回路的全自动控制方式三种。从安全、经济、节能等各个方面来考虑,自动控制方式要优于其他两种控制方式,国内大多数隧道照明系统都采用了自动控制方式。隧道照明自动控制方式是利用亮度检测仪分别采集隧道内、外的亮度参数,经对比处理后,由计算机系统或照明控制器自动控制各个照明回路的开关.开/关相应的隧道灯具,使洞内的照明亮度与外界自然光的亮度相适应。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公开号:CN 102595679 A)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控制系统,该系统根据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建立公路隧道外亮度与隧道入口、过渡段LED隧道灯亮度关系模型,LED隧道灯亮度与隧道车流量关系模型,实现对LED隧道灯亮度的智能调控。上述系统从理论上来说近乎完美,但也存在由于系统过于复杂,造成的设备可靠性欠佳,设备投入过大, 设备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无级调光的成本较低的隧道照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隧道照明装置包括有采集隧道内、外光照度的光照度检测仪,通过所述光照度检测仪自动控制各个照明回路的开关的照明控制器和接在所述各个照明回路中的隧道灯具等。所述隧道灯具包括调光灯具和非调光灯具,所述调光灯具和非调光灯具相间分布,所述照明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条调光灯具控制支路和一条非调光灯具控制支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调光灯具的光照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非调光灯具的光照度。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由于只采用了一半数量的调光灯具,节约了大量的设备投入资金。
2、本发明由于采用调光加非调光方式照明,设备的可靠性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气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隧道照明装置,包括有采集隧道1内光照度的光照度检测仪41和外光照度的光照度检测仪42,通过光照度检测仪41和42自动控制各个照明回路的开关的照明控制器2和接在各个照明回路中的隧道灯具3等。隧道灯具3分为多个相间分布的调光灯具31和非调光灯具32,照明控制器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一条通过调光开关21控制调光灯具31的支路和一条通过非调光开关22控制非调光灯具32的支路。调光灯具31的光照度大于或等于非调光灯具的光照度32。照明控制器4的控制方法如下:当隧道1内所需的光照度小于额定光照度的50%时,通过非调光开关22关闭所有非调光灯具32,仅通过调光开关21对调光灯具31进行调光来满足所需的光照度要求;当隧道1内所需的光照度大于等于额定光照度的50%时,通过非调光开关22开启所有非调光灯具32,并且通过调光开关21对调光灯具31进行调光来满足所需的光照度要求。照明控制器4是微电脑控制器,调光开关21是可控硅调光模块,非调光开关22是固态开关或接触器,调光灯具31是LED灯,非调光灯具32是普通金属卤素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景桂自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景桂自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405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