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纺丝模板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1373.5 | 申请日: | 2012-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孟昭旭;徐涛;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纺丝 模板 制备 微流控 芯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纺丝模板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纺丝材料配制成一定浓度的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法在电纺丝模板基片表面沉积具有特定厚度的纺丝层,通过光刻步骤形成电纺丝模板,电纺丝模板浸涂一层脱模剂并干燥,浇注PDMS,固化后洗涤、干燥,制备出具有纳米结构通道表面的微流控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纺丝模板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材料为SU-8系列光刻胶,溶剂为环戊酮,纺丝溶液浓度范围为60%~95%(v/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纺丝模板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法的条件为:纺丝电压范围7kV~10kV,流速范围0.1ml/h~0.5ml/h,纺丝时间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纺丝模板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纺丝模板的基片为玻璃片或硅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纺丝模板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步骤为:不经过前烘,曝光时间10~30s;后烘时间3~5min,温度95℃;显影时间3~5min;坚膜时间1h,温度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纺丝模板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溶解脱模剂的溶剂为乙醇,脱模剂溶液的浓度为0.04mg/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纺丝模板制备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MS固化后用纯净水超声洗涤,去除黏附的聚乙烯吡咯烷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3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同步升降转运车
- 下一篇:一种实验用车辆对中及举升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