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沟、抛土两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31359.5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栋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沟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用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开沟、抛土两用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现代化农业建设,农业机械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使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并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现在使用的田园管理机可以与多种农机具或刀具配套使用,可在狭窄地段、山区梯田、茶园、果园、花卉蔬菜大棚等多种场合下使用,可完成旋耕、除草、播种、施肥、开沟、培土、喷药、收割及短途运输等多种农田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开沟、抛土两用机是田园管理机的一种,现在所使用的开沟、抛土两用机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新型链条式开沟装置,其动力通过链条传动,传动效率低。刀盘的旋转是顺时针旋转,将土向开沟、抛土两用机的后部抛出,土位于所开沟的两侧,这种开沟方式,开沟深度浅;开沟刀片所抛出的土大多远离所开的沟槽,所抛出的土不集中,不利于土的回填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开沟深、所抛出的土集中、利于土的回填、传动效率高的开沟、抛土两用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沟、抛土两用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变速箱,所述变速箱上设置有输入轴、输出轴和若干根中间传动轴,所述输入轴、输出轴和若干根中间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刀盘,所述刀盘上部最高点的切向速度方向与开沟、抛土两用机的前进方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间传动轴的数量为三根,三根中间传动轴为第一中间传动轴、第二中间传动轴和第三中间传动轴。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输入轴和第一中间传动轴通过锥齿轮传动,所述第一中间传动轴、第二中间传动轴、第三中间传动轴和输出轴通过直齿齿轮传动。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输入轴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中间传动轴上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啮合。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从动锥齿轮位于主动锥齿轮的右侧。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中间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中间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三中间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输出轴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挡土板。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挡土板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挡土板的两端封闭。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刀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刀盘位于变速箱的两侧。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刀盘上设置有若干把开沟刀片。
本发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开沟、抛土两用机通过齿轮传动,传动效率高;通过锥齿轮传动,实现输出轴的逆时针旋转,输出轴带动位于变速箱两侧的刀盘转动,刀盘带动开沟刀片进行开沟,开沟深;开沟刀片所抛出的土通过挡土板的阻挡位于所开沟槽的两侧,所抛出的土集中于沟槽的两侧,利于土的回填。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沟、抛土两用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图。
图中:
1-机架;2-变速箱;3-第一中间传动轴;4-第一齿轮;5-主动锥齿轮;6-从动锥齿轮;7-输入轴;8-第二齿轮;9-第二中间传动轴;10-挡土板;11-输出轴;12-刀盘;13-第三中间传动轴;14-第三齿轮;15-第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开沟、抛土两用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变速箱2,变速箱2上设置有输入轴7、输出轴11和若干根中间传动轴,输入轴7、输出轴11和若干根中间传动轴通过齿轮传动,输出轴11上设置有刀盘12,刀盘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刀盘12位于变速箱2的两侧,刀盘12上部最高点的切向速度方向与开沟、抛土两用机的前进方向相反。
刀盘12上设置有十二把开沟刀片,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开沟刀片的数量,开沟刀片图中未示出。
附图2中所示的输入轴7所在的一侧为开沟、抛土两用机的前进方向,附图2中所示的刀盘12逆时针旋转,将所需开沟的土壤向开沟、抛土两用机前进的方向抛出,开沟深度深,开沟深度能达到50cm,开沟宽度为60-80cm。
中间传动轴的数量为三根,三根中间传动轴为第一中间传动轴3、第二中间传动轴9和第三中间传动轴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栋,未经李文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31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堆积型陶粒湿帘
- 下一篇:橘子皮提取色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