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4010.0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夏泳;杜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B23B2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007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设备 聚四氟乙烯 绝缘 手柄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方法,特别涉及了一种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制件直接成型困难或对其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要进行机械切削加工,与加工金属的设备类似。由于聚四氟乙烯的性能和金属远远不一样,性能也有较大差异,所以塑件的切削加工一直存在难于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加工精度,特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采用车削工艺,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外部结构为回转体结构,刀具的材料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几何参数符合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以保证塑件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刀具耐用度,降低加工成本;车刀前角为6~15度;进给量0.03~0.2毫米/转,切削深度0.1~0.3毫米,加工中,采用冷气降温。
和金属相比,聚四氟乙烯的比热小,导热性差,热膨胀系数大,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主要传给刀具。聚四氟乙烯件产生局部过热,引起熔融甚至燃烧,急剧升温导致聚四氟乙烯件的弹性变形加大,影响聚四氟乙烯件的表面质量和精度,严重时引起工件弹跳,甚至造成事故,因此,加工中,采用冷气降温。
所述的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夹紧为六点夹紧方式,六点沿圆周方向均布,夹紧力以夹紧不发生相对运动为准。
所述的车刀前后角为20~30度;。
所述的切削速度150~260毫米/分钟。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设备采用金属机加工设备,节约成本,操作方便,加工尺寸准确,精度高,满足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采用车削工艺,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外部结构为回转体结构,刀具的材料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几何参数符合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以保证塑件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刀具耐用度,降低加工成本;车刀前角为6度;进给量0.03毫米/转,切削深度0.1毫米,加工中,采用冷气降温。
和金属相比,聚四氟乙烯的比热小,导热性差,热膨胀系数大,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主要传给刀具。聚四氟乙烯件产生局部过热,引起熔融甚至燃烧,急剧升温导致聚四氟乙烯件的弹性变形加大,影响聚四氟乙烯件的表面质量和精度,严重时引起工件弹跳,甚至造成事故,因此,加工中,采用冷气降温。
所述的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夹紧为六点夹紧方式,六点沿圆周方向均布,夹紧力以夹紧不发生相对运动为准。
所述的车刀前后角为20度;。
所述的切削速度150毫米/分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加工方法采用车削工艺,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外部结构为回转体结构,刀具的材料为高速钢或硬质合金,刀具几何参数符合减小切削力,降低切削温度,以保证塑件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刀具耐用度,降低加工成本;车刀前角为9度;进给量0.1毫米/转,切削深度0.2毫米,加工中,采用冷气降温。
和金属相比,聚四氟乙烯的比热小,导热性差,热膨胀系数大,因此在切削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主要传给刀具。聚四氟乙烯件产生局部过热,引起熔融甚至燃烧,急剧升温导致聚四氟乙烯件的弹性变形加大,影响聚四氟乙烯件的表面质量和精度,严重时引起工件弹跳,甚至造成事故,因此,加工中,采用冷气降温。
所述的电力设备中聚四氟乙烯绝缘手柄的夹紧为六点夹紧方式,六点沿圆周方向均布,夹紧力以夹紧不发生相对运动为准。
所述的车刀前后角为25度;。
所述的切削速度200毫米/分钟。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4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件固定工装
- 下一篇:一种分选生活垃圾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组合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