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9842.3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1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僚;仓增大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JUK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27/00 | 分类号: | D05B27/00;D05B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其检测加工布料的布料端(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的侧缘部)的位置,对加工布料的缝边进行控制,以使得该缝边具有目标宽度。
背景技术
如图16所示,为了将上布料和下布料缝合,以使得上布料和下布料各自的缝边一致,现有的缝纫机100具有:进给齿(省略图示),其沿线迹的形成方向输送上布料和下布料;上下的横向进给机构130(参照图19),其在缝针101的上游侧,在与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独立地输送各上布料和下布料;以及布料端检测装置110、120,其在各横向进给机构130和进给齿之间,检测上布料和下布料各自的缝边侧的布料端位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7是上述缝纫机100的针对上布料CU的布料端检测装置110的放大正视图。布料端检测装置110具有:光源111,其照射沿与进给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7中的左右方向)的狭缝状的照射光;以及线性传感器112,其接受该照射光。上布料CU通过上述光源111和线性传感器112之间,根据线性传感器112的输出,确定由于该上布料CU遮蔽照射光而使光强度降低的位置,基于此检测上布料CU的布料端的位置。另外,下布料的布料端检测装置120也形成与其同样的结构。
并且,通过基于由上述各布料端检测装置110、120检测出的上布料和下布料各自的布料端的位置,利用横向进给机构,将上布料和下布料调整至适当的位置,从而可以进行缝制以使得缝边具有目标宽度。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9-2483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布料端检测装置110中,如图18(A)所示,优选上布料CU的布料端位于线性传感器112的检测范围的正中间。如果处于该状态,则在线性传感器112的检测范围的长度为2d0的情况下,上布料CU的布料端与该检测范围两端部中的任一端均相距距离d0,由于没有偏向,因此在上布料CU向左右任一侧偏离的情况下,均可以容易地防止上布料CU的布料端移动至检测区域外的情况。
但是,由于布料端检测装置110固定安装在缝纫机架上,因此在上布料CU的缝边的设定值较小或者较大的情况下,如图18(B)或图18(C)所示,会在上布料CU向左右某一侧偏离的状态下进行缝制。
其结果,对于从当前的上布料CU的布料端至线性传感器112的检测区域的端部的距离较小的左右某一方向,仅能在该距离d1(<d0)的范围内与布料端的位置变化相对应,如果上布料CU的布料端变化大于d1,则存在布料端位置丢失,无法继续缝制,发生错误停止等情况的问题。
并且,在布料端检测装置110中,在上下布料为直线状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优选将线性传感器112的检测范围的中间作为目标位置,但如图19所示,在布料端的形状是不仅具有直线区间S,且还具有向一侧弯曲的弯曲区间K的形状的情况下,优选将与检测范围的中间相比偏移的位置设为目标位置。
图19是俯视观察并示出缝制时缝纫机100的缝针101相对于上下布料(仅图示上布料CU)的落针位置、横向进给机构130和布料端检测装置110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中的标号F表示输送上下布料的前进方向。
另外,如图19所示,在将横向进给方向的一侧设为正方向,将另一侧的方向设为反方向的情况下,在图20(A)中,示出上下布料的布料端的直线区间S的布料端检测装置110的检测输出,在图20(B)中,示出上下布料的弯曲区间K的布料端检测装置110的检测输出。
已知在上下布料的直线区间S中,会在正反任一方向上产生偏离,但不会偏向任一方,而是会在两个方向上平均地产生偏离,但在弯曲区间K中,存在朝向布料的布料端弯曲的方向产生很大偏移的趋势。
如上所述,在缝制前已知会对应于上下布料的布料端的形状,在正反某一方向上产生较大偏移的情况下,优选针对易发生偏移的方向确保检测范围较宽,但在现有的缝纫机100中,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加工布料的布料端从检测加工布料的缝边的布料端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偏离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UKI株式会社,未经JUK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98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