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泳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6299.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郭平昇;胡克龙;詹志诚;蓝咏翔;余志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泳 显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泳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各种显示技术不断地蓬勃发展,在经过持续地研究开发之后,如电泳显示器(electrophoretic display,EPD)、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离子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OLED display)等产品,已逐渐地商业化并应用于各种尺寸以及各种面积的显示装置。而随着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可挠性显示器(如电子纸(e-paper)、电子书(e-book)等)也逐渐地受到市场的关注。
对于一般可挠性显示器而言,若是需要驱动分辨率较高的可挠性显示器,则时序控制器必须通过较多条的数据线路来提供串行的画面数据至数据驱动器以驱动显示面板。如此一来,基于走线的影响,可挠性显示器的体积势必难以降低而有悖于可挠性显示器所诉求的轻薄化的目的。
此外,由于数据驱动器会输出显示电压至显示面板以驱动显示面板显示对应的画面,因此数据驱动器的驱动能力(如输出的电流量)影响显示面板是否能正确显示。在驱动能力的要求下,数据驱动器的芯片面积可能较大,也即数据驱动器的硬件成本可能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泳显示系统,其可利用多级的串行转并行转换而减少时序控制器与数据驱动器之间的数据线路数量,进而降低数据驱动器的电路面积。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泳显示系统,包括电泳显示面板、时序控制器、数据驱动器以及栅极驱动器。数据驱动器包括第一串行转并行转换器以及数据转换器。第一串行转并行转换器电性连接时序控制器以接收多个第一串行数据,并将这些第一串行数据转换为多个第二串行数据,其中这些第二串行数据的数量大于这些第一串行数据。数据转换器电性连接第一串行转并行转换器以接收这些第二串行数据,且电性连接电泳显示面板。数据转换器将这些第二串行数据转换为多个显示电压,其中这些显示电压的数量大于这些第二串行数据。栅极驱动器电性连接电泳显示面板及时序控制器,且受控于时序控制器提供多个栅极驱动电压至电泳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泳显示面板的共同电压为交流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数据转换器包括多个第一闩锁电路以及多个第二闩锁电路。这些第一闩锁电路电性连接第一串行转并行转换器以分别接收对应的第二串行数据,且分别接收第一位移信号。这些第一闩锁电路分别依据对应的第一位移信号闩锁对应的第二串行数据中多个数据位元的其中之一,且分别输出第一位元电压。这些第二闩锁电路电性连接这些第一闩锁电路以分别接收对应的第一位元电压,且接收闩锁致能信号。这些第二闩锁电路依据闩锁致能信号分别闩锁对应的第一位元电压,且分别输出对应的显示电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数据转换器还包括多个第一位移缓存器,用以分别提供对应的第一位移信号,其中这些第一位移缓存器分为多个群组,且同一群组的这些第一位移缓存器所提供的这些第一位移信号为依序致能。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闩锁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一电容、第三晶体管以及第四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对应第二串行数据。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接收对应的第一位移信号。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第二晶体管的控制端接收对应的第一位移信号的反相信号。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电性连接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接地电压之间。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接收系统高电压。第三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输出对应的第一位元电压。第四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第四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第四晶体管的第二端接收系统低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