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新型高效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5537.7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栋;程国杰;苏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栋;程国杰;苏志华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10;F24J2/4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塔式 发电 新型 高效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接收器,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接收器效率的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新型高效接收器。
背景技术
接收器为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将太阳能转换为吸热介质(如熔盐、水或其它)热能的关键设备,接收器光热转换效率的性能决定发电系统全厂效率高低。为提高接收器的能量转换效率,国内外对不同形式的接收器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相继出现了外部式(圆柱面、平板)接收器、腔式接收器、反射式接收器、热空气接收器等多种型式。不同型式接收器的吸热结构复杂程度不一样,所取得的光热转换效率相差很大,在工程应用上各有优劣。
在传统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接收器的吸热板由单排吸热管组成,吸热管之间没有空隙,吸热管的背光面为保温层,来自镜场反射的太阳光投射到吸热管上进行热交换。由于吸热板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因此,接收器的对流和辐射损失不可避免。在接收器效率损失中,对流和辐射损失占主要部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接收器效率的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新型高效接收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新型高效接收器,所述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新型高效接收器包括多组吸风口、每一组吸风口均与风道连接,多组吸风口的另一端均连接在接收器模块上,所述接收器模块内部安装有按特定规律排列的复数根预热管和复数根吸热管,所述预热管的位置和吸热管的位置相比,所述预热管的位置更靠近吸风口,所述预热管的一端安装有冷介质集管,另一端安装有预热集管,所述预热集管还与吸热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吸热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热介质集管,所述冷介质集管上连接一冷介质进入的入口管,所述热介质集管上连接一热介质导出的出口管,所述吸热管的受光面对准太阳光的入射方向,所述吸热管的受光面与太阳光的入射方向之间还有一段风道,所述风道和吸热管的受光面之间形成一段热风幕,所述风道上安装有风机。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吸风口为一梯形台,梯形台的四个侧面内部均安装有导流板。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预热集管、冷介质集管和热介质集管外均包覆有保温层。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吸热管采用多排交错式布置。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接收器模块外包覆有保温层。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接收器模块为梯台型或四方长条型或圆柱式。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当所述接收器模块为梯台型时,所述接收器模块靠近吸风口的一面为梯台的顶面,远离吸风口的一面为梯台的底面,底面的面积大于顶面的面积,顶面和底面之间为翼板。
一种利用上述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新型高效接收器来吸收热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液态的冷介质通过泵经过入口管进入冷介质集管,所述冷介质集管中的液态的冷介质进入预热管预热后到达预热集管进行均化,均化后的预热介质再经过吸热管吸热后再进入热介质集管,通过热介质集管收集后通过出口管排出。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来自镜场反射的太阳光,经过热风幕投射到吸热管表面进行热能交换,同时吸热管处形成的热气流受风机形成的负压影响,向接收器模块内部流动,并与预热管进行热交换,对入口管内的冷介质进行预热;预热后的冷介质直接进入吸热管吸热后变成热介质,这样可提高换热效率;与预热管热交换后的余热气流,通过吸风口和风道收集,并经风机升压后,返回到吸热管前表面,并形成热风幕,来阻挡并减少接收器外部冷气流与吸热管进行热交换。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太阳光为来自镜场反射的太阳光。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塔式热发电新型高效接收器采用了热气流回收利用、多排布置吸热管、将吸热管和预热管集成布置形成热容积等主要创新思路和系统,使传统接收器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表面式换热变成带热容积的表面式换热形式。本发明从根本上减少了接收器的对流和辐射损失,即提高了接收器吸热表面的单位热负荷,也提高了接收器的能量转换效率。本发明专利结构简单、运行控制方便、便于制造、安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构件实际布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的A-A示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接收器模块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栋;程国杰;苏志华,未经张栋;程国杰;苏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