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刀式输送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92938.3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长顺 |
主分类号: | B65G33/16 | 分类号: | B65G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刀 输送 管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物质输送管道,尤其是一种含固态颗粒的浓稠流体的输送管道。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混凝土、砂浆等含颗粒流体的远距离运输,都由输送泵进行,虽然效率高且技术成熟,但对于近距离运送却有大材小用、成本高、不灵活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操作灵活的输送管道,作为近距离运送含颗粒的浓稠流体的设备,以期节能降耗,以作为长距离泵送运输法的补充。
本发明利用岩心钻去技术原理,在现有的加肋软管内设铰刀,以钻取或推进灰浆,同时配置相应的辅助设置,形成完整的短距离运输体系。
本输送道道主要由输送管、搅拌器、动力机构三部分组成。动力机构为输送管和搅拌器提供动力,使含颗粒的浓稠流体由注入口流向旋转管输出,同时进行搅拌提高和易性,以及向旋转管推进,提高旋转管输出口处的液体压力;搅拌器主要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卧式仅以搅拌叶的旋转推进提高输出口的液体压力;立式搅拌器(图13),除此之外还利用立式料筒提高液体在输出口的压力,增进流入旋转管的流量。
具体由动力组件、加肋软管芯、铰刀、接头、端头、护套支架管、加压叶片和相应的构造及对应设备、轴承及相应滚动体、其他辅助构造或机构等组成(图1)。动力及其相应组件驱动加肋软管转动,护套支架管保护加肋软管不与外界接触,铰刀钻取和推进灰浆并将其由存储端运往使用端。轴承设在加肋软管和护套支架之间,避免两者之间摩擦;前端头与存储设备连接,后端头与使用设备连接;接头是加长管道时的连接件。在动力带动下,铰刀不断从储料斗中钻去灰浆料并利用螺旋刀片和旋转力向用料都方向推送,软管芯里的各刀同向推送,将灰浆料由储料斗送达到用料斗中;软管芯的柔性特性,可方便的改变输送线路。
动力组件
动力组件是由电机、动力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等组成,向软管芯提供动力。电机、动力轴、主动齿轮安装在机架上,从动齿轮安装在软管芯端头上,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相啮合传力。
加肋软管芯
加肋软管芯(简称软管芯),是在管壁上设有螺旋状刚性支撑肋的软管;软管由柔性材料制成,可横向弯曲;螺旋状刚性肋的盘旋设置,使软管芯的圆形截面不变,并能高效的传递驱动设备对软管的扭力,使软管通体同步运转。
加肋软管芯,内壁是光滑的圆孔壁,外壁也以光滑的圆柱面为基本类型;但在使用圆柱体作滚动件的情况下,可在外壁间隔设置凸出的圆环肋,软管芯利用外环面与滚动体接触,以减小滚动件与管壁的接触摩擦(图9);与软管芯对应,护套支架管也可在内圆柱面做成凸出的圆环。圆环肋之间形成的环形槽,刚好作润滑油的存储槽。
铰刀及设置
铰刀是用刚性材料制成的螺旋体,连续或间隔设在软管芯内,盘旋上升方向与软管芯旋转方向相固,在软管芯两端都露出一定长度;位于后端储料斗内的铰刀聚拢灰浆并将其推进软管芯腔内,位于前(液体流动方向为前)端的铰刀将灰浆推出软管芯并送出一定行程。
软管芯两端的铰刀体除呈螺旋状之外,还在螺旋体外缘设螺旋状凸沿或肋(图10);一方面利用凸沿增强铰刀的轴向刚度,另一方面提高叶片的输送能力,同时还起到搅拌掺和作用,增强浓稠液体的流动性。凸沿或肋与铰刀叶片的交接处形成指向软管芯轴心的弧面,进入铰刀范围的灰浆因离心力作用向外滑出,在遇到凸沿弧面后产生折向输送方向的转向,确定灰浆的流向。
为增强外露螺旋状铰刀体的轴向刚性,可在轴心位置增设铰刀芯,芯与外露叶片连接在一起,形成轴向刚性,增强外露叶片的推进能力。
接头、端头
接头,是两条软管芯之间的刚性连接件。
端头是设在软管芯后端和前端的刚性连接件,端头内接软管芯,外面安装齿轮和轴承等,端头将外动力传给软管芯并驱动其转动,进而带动铰刀推送灰浆;端头套接在护套支架管的端头内,若护套支架管和软管芯之间设润滑油时,则需在两者的端头之间设油封及其他防护构造,防止润滑油泄漏以及污染灰浆等。
护套支架管
护套支架管是柔性圆管或圆形的柔性支架(图2-图9),安装固定在机架上,内部套接软管芯。护套支架管用以保护软管芯,同时作为中间支架,通过轴承、轴滚等滚动体以及软管芯外环形凸肋支撑软管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长顺,未经孙长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29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溶胶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轴螺旋排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