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妇催乳的药物制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79869.2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6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君君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5/14;A61K3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妇 药物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妇催乳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分娩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泌乳,不能满足哺育的婴儿需要,中医称之为“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与采取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母乳含有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G、D,促生长因子,肠道激素,活性酶等几百种物质,是婴儿最佳的食品,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婴儿吸吮母乳还可刺激母亲子宫收缩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一直提倡、鼓励进行母乳喂养。我国对母乳喂养非常重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要求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要达到80%以上,但我国目前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未达到要求,需要添加奶粉等辅助食品,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妇乳量不足。由于我国提倡晚婚晚育,加之现代生活方式影响,初产妇年龄趋于增高,剖宫产率上升等等因素影响,产后缺乳症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大、中城市产妇较为常见,据统计目前国内产妇产后缺乳发生率为20%以上,另有统计数字表明因乳量不足导致母乳喂养失败者约占全部非母乳喂养婴儿34%,纠正产后缺乳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重大意义。
产后缺乳西药临床治疗缺少有效手段,疗效不佳,而中医药在治疗缺乳具有明显优势,祖国医学认为,产妇缺乳病源是妇女产后气血虚弱致脉络不调,治疗以补血健脾、通乳补气为主,产妇分娩后影响乳汁分泌因素较多,正可发挥中医药综合调理的优势,本发明用于产妇催乳的药物制剂,有补益气血,通络下乳之效,治疗产后缺乳有明显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产妇催乳的药物制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当归5份、黑芝麻10份、阿胶5份、人参5份、黄芪10份、通草8份、玉米须20份、漏芦5份、瓜蒌5份、益母草3份、蒲公英5份、麦冬3份、甘草5份。
本发明用于产妇催乳的药物制剂由当归、黑芝麻、阿胶、人参、黄芪、通草、玉米须、漏芦、瓜蒌、益母草、蒲公英、麦冬、甘草共十三味药物组成,其中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行血,使气血各有所归。黑芝麻性平,味甘,归肝、肾、大肠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阿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功能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归脾、肺、心经,功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黄芪性温,味甘,归肺、脾经,补气固表,补五脏诸虚,益气固脱,利水消肿。通草味甘、淡,性微寒,归肺、胃经,功能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玉米须性平,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功能利尿、泄热、通淋、清肝利胆。漏芦性寒,味苦咸,入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消热毒,下乳汁,舒筋通脉。瓜蒌味甘、苦,性寒。入肺、胃、大肠经,功能润肺,散结,润肠。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归肝、心包经,功能活血调经,祛瘀生新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蒲公英性寒,味甘,微苦,入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化热毒,消肿散结,通乳汁。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利水,通行十二经,能协和诸药,有调补之功。
本发明用于产妇催乳的药物制剂,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女子妊娠时气血下注以养胎,分娩后气血上行以化乳。乳汁为血所化生,而赖气的运行。缺乳者多由气血虚弱、乳络不通所致。女子平素气血虚弱,复因分娩过程耗气太过,失血过多,或脾胃功能虚弱者,气血生化无源,冲任气血一时补充不及,乳汁化生乏源,而见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傅青主女科》:“妇人产后绝无点滴之乳,人以为乳管之闭者也,谁知是气与血之两涸乎。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无血固不能生乳汁,无气亦不能生乳汁”。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肝主藏血,主疏泄,乳房、胁肋为肝经所布,故乳汁分泌跟肝气的疏泄有关。本发明用于产妇催乳的药物制剂,扶助改善机体气血虚弱,补气生血,通络行乳;津液血乳同源,由后天脾胃摄入的水谷精华所化生,处方药物同时补脾健胃,活血通络催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君君,未经王君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9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射流吸鱼泵输水调节装置
- 下一篇: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合式射流吸鱼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