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动态吸附及转移功能的多孔材料的设计原理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8024.1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翼;周金云;曹旭勇;胡军岩;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大产学研基地(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7/04 | 分类号: | D06N7/04;D06N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279 | 代理人: | 王志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动态 吸附 转移 功能 多孔 材料 设计 原理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材料,尤指一种由不同表面能特征的纱线按特定的组织结构编织而形成的一种多孔织物,该多孔织物能通过在织物的尺寸变化过程中而形成织物结构的变化,从而使该多孔织物具有按设定的方向动态吸附及转移某种介质的功能。
技术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衣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除满足日常保暖最基本功能外,越来越追求穿着舒适性。主要体现在衣物应同时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否则穿着者出汗后会有潮湿、冰冷的感觉。因此研发一种具有的热湿功能管理的织物成为业界共同的目标。
美国专利US5,217,782,公开了一种具有水分管理功能的多层织物。其包括一较厚的内层,其由透水性好的疏水纤维构成;以较薄的中间亲水层和一较厚的外亲水层。这样由于内层纤维是疏水性的,水分能够很快传输到外层,而不会在内层停留,从而使得穿着者感觉较舒适。
中国专利200580001677.6报导了一种机织织物由疏水性和亲水性材料的通常均匀机织的结构组成,并且具有疏水性和亲水性材料的内部和外部暴露表面。从而实现了液态水的单向传递;中国专利CN1760419公开了一种具有水分管理功能的织物。其织物内疏外密,形成梯度毛细分布结构,进而模仿植物根茎传输水分的方式,达到单向传输水分的功能;中国专利200510061285.0公开了一种全棉吸湿快干面料,它是由添纱组织针织而成的添纱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添纱织物具有两种线圈,其中第一种线圈由一根亲水纱和一根拒水纱形成,而第二种线圈则由两根亲水纱形成,在所述添纱织物中以第一种线圈为主,其排列方式是第一种线圈之间间隔排列有第二种线圈,并且其排列方式使排列并呈现在面料外层的面纱全部是亲水纱,而排列并呈现在面料里层的底纱则是拒水纱之间间隔有亲水纱;所述亲水纱是经亲水性整理而得的棉纱,所述拒水纱是经拒水整理而具有拒水拒油功能的棉纱。
以上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织物传输水分的方式是单一的毛细导湿方式,能够实现一定的透湿性能。
目前现有的技术对汗液、雨水在衣服面料中的传递进行了广泛地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局限于一种恒定的模式下进行,也就是说,织物在这些应用中只是被动地提供了一种载体让水通过或阻止水的通过。这种状态若处于强烈运动状态,穿着者的出汗量增加,这种传输水分的速率及传输量就有待极大提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水的传递就成为了一种全新研究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研制了一种多孔材料。该多孔材料具有特定设计的织物结构与组份材料特性。利用这些定的材料组份的配合与织物结构设计,所得多孔材料不仅能加快介质传输速率及加大介质传输量,同时又因织物结构层次的在尺寸变形的循环过程中动态转变而改变微循环条件,从而提高织物的透气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至少需有亲介质材料、疏介质材料两种不同特质的材料编织形成多孔织物后,利用材料特性或织物结构的收缩,使织物产生至少两层的立体分层的效果:面层和里层。面层和里层分别亲介质材料、疏介质材料编织形成。当织物处于静态时,介质转移的主要方式为里层的疏介质材料向面层的亲介质材料传导。当织物处于动态拉伸变形时,织物结构发生变化,织物的层效应出现转换,直至亲介质材料由面层转变为里层直接吸附介质。织物动态回复变形时,织物结构逐渐回复,直至吸附了介质的亲介质材料由里层回退至面层。这一过程的反复循环,使得多孔材料除了具有静态时介质由里层的疏介质材料向面层的亲介质材料的传导,更实现了动态变形时介质的较大量的吸附转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加大、加快织物对某种介质的传输量及传输速率的同时,又因织物结构层次的动态转变而改变织物的透气性。
因此根据上述基本原理,本发明所公布的功能面料是:
·一种多层多孔材料,该材料由至少二种不同表面能特性的组份材料按一定结构规则组成。所得到的多层多孔织物在尺寸循环往复式变形过程,亲疏材料所处位置随之发生交替变化从而实现对被传递介质主动进行定向搬运;并且具有如下的特征:
(1)该多层多孔材料至少有二种不同传递特性的材料组成。这二种组份材料可以是同一种材料不同的传递特性,也可以是不同材质不同传递特性;
(2)不同传递特性被定义成对被传递介质有:亲介质与疏介质二类。被传递介质可以是水,油或热。亲介质可以是亲水,亲油或热的良导体中的一种;疏介质可以是疏水,疏油或热的不良导体中的一种;
(3)该多层多孔材料至少有二层结构,其中一层以亲介质组份材料为主。亲介质材料在该层所占覆盖面积至少大于55%,优选)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大产学研基地(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理大产学研基地(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80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