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土培植物生长栽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6080.1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5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扬;徐高松;张瑞清;刘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培植 生长 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尤其是一种智能型土培植物生长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种植技术已日趋成熟,对于大规模的种植普遍采用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其成本是家庭及小型种植望尘莫及的。对于传统的家庭阳台种植,以往的专利都没有做到考虑周全,有的只是做了简单的缺水检测,而有的则没有考虑成本,只顾一味的做土壤环境检测,实际上不同的植物对土壤环境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土培植物生长栽培装置,其通过对土培植物主要生长环境参数的监测,提示种植者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型土培植物生长栽培装置,包括栽培花盆,所述栽培花盆包括控制及显示区域、培植区域、蓄水区域,所述控制及显示区域位于栽培花盆侧面,所述蓄水区域位于培植区域下方,培植区域底部设置渗水漏斗,连通至蓄水区域;所述栽培花盆的上沿设有光照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及显示区域,所述培植区域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PH值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到控制及显示区域;所述蓄水区域底部设置常闭的排水阀,所述排水阀通过控制线连接到控制及显示区域,在接收到开启信号时才打开;蓄水区域内设有水位开关和浮子,浮子上带有磁体,当磁体靠近水位开关时,水位开关产生信号发送至控制及显示区域。
所述控制及显示区域包括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具有运算和存储能力的微控制器。
当有2个光照传感器时,光照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栽培花盆的两侧。
所述蓄水区域内自下而上设有多个水位开关。所述多个水位开关依次设置在竖直轴上,所述浮子随水位沿竖直轴上下运动。
所述控制线埋设于栽培花盆底部。
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对植物主要生长环境参数的监测,并将监测的参数与预设的参数值比较判断,来提示种植者采用相应的处理办法,取代了传统的只会为植物浇水的种植理念,以智能提示用户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本发明通用性好,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提高种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部分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型土培植物生长栽培装置,包括栽培花盆18,所述栽培花盆包括控制及显示区域1,培植区域2,蓄水区域3。所述控制及显示区域1位于栽培花盆18侧面,所述蓄水区域3位于培植区域2下方,培植区域2底部设置渗水漏斗4,连通至蓄水区域3。
所述栽培花盆18的上沿设有光照传感器5,光照传感器5通过设于栽培花盆18侧壁内的导线7连接到控制及显示区域1,图中,光照传感器5分别设置在栽培花盆18的两侧。
所述培植区域2内设置温、湿度传感器9和PH值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9和PH值传感器8通过密封在防水套管内的导线10连接到控制及显示区域1。
所述蓄水区域3底部设置常闭的排水阀16,所述排水阀16通过控制线连接到控制及显示区域1,在接收到开启信号时才打开;蓄水区域3内设有水位开关和浮子15,浮子15上带有磁体14,当磁体14靠近水位开关时,水位开关产生信号发送至控制及显示区域1。
所述控制及显示区域1包括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具有运算和存储能力的微控制器及外围电路,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系统参数和监测数据,可以采用发光LED显示。
在本智能型土培植物生长栽培装置种植植物前,首先由厂商将种植植物的种类固化到控制区域内的处理器FLASH中,当系统上电后,处理器首先进入设备初始化,此步骤完成处理器芯片及其他芯片功能引脚的配置。步骤完成从FLASH调取种植植物参数到内部RAM中,如预设PH值中的PH上限值、PH下限值,预设光照强度值的光照强度上限值、光照强度下限值,预设温湿度值的温湿度上限值、温湿度下限值,然后进入各监测参数的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