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剃须刀静刀盖内壁减薄电解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6050.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1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社;王峰;江琴;肖雄;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3/00 | 分类号: | B23H3/00;B23H3/04;B23H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00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剃须刀 静刀盖 内壁 电解 加工 装置 及其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剃须刀静刀盖内壁减薄电解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方法,属于剃须刀静刀盖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研究不断深入,在剃须刀行业内,静刀盖加工成为急需改进和研究的课题。为了使毛发充分进入静刀盖与动刀刃配合的剪切区域且保证静刀盖强度和刚性,静刀盖壁厚通常减薄加工至0.1mm左右;为了能够减少动刀刃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静刀盖内壁应保证高的表面质量。
目前为了保证静刀盖内壁高表面质量以及毛发高进入率,静刀盖通常采取先进行外表面群缝加工,再进行内壁减薄加工的工艺路线。其中,静刀盖内壁减薄主要加工方法包括管子砂套磨、数控车床精加工、电火花加工和电解磨削等。
采用管子砂套磨的减薄加工工艺,磨削过程中,静刀盖内壁表面粗糙度受金刚砂颗粒粗细影响,一般都需要多次磨削加工,加工效率低,由于管子砂套在旋转过程中,砂管线速度不一样,静刀盖内壁表面高低不同,也给后续加工增加难度;数控车床精加工,由于静刀盖内壁结构复杂且加工部位宽度较小,使得切削加工难度增加,且切削加工内壁表面粗糙度较低,还需增加表面衍磨处理,加工成本较高;电火花加工为了获得高的表面粗糙度,加工速度应较低,电极损耗很大,使得静刀盖内壁加工重复精度降低,而且电火花加工设备投入巨大,因此很难形成更大规模的批量生产;电解磨削是由电解作用和机械磨削作用相复合而进行加工的,磨头安装在主机上作为工具阴极,为了获得高的表面质量以及加工精度,主机旋转速度一般设计在12000rpm-16000rpm,磨头向下压力为0.4Mpa - 0.5 Mpa,由于磨头加工静刀盖磨面周边要求小圆角过渡,导致电解磨削时磨头边缘易出现尖端放电效应,磨头周边损耗加剧,需频繁采用平磨或电火花加工修整磨头,不仅增加了磨头成本,同时使生产效率降低,静刀盖内壁加工一致性变差。
电解加工,是对作为阳极的金属工件在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溶解而去除材料,实现工件加工成形的工艺过程,相较于其他加工工艺,采用电解加工进行静刀盖内壁减薄具有加工效率高、工具阴极无损耗、不存在机械切削力等特点。其基本工艺过程为:工具阴极以一定速度向静刀盖直线进给,其中工具阴极加工部位尺寸为要求加工的静刀盖内壁尺寸加上端面平衡间隙,在脉冲电源作用下,工具阴极与静刀盖内壁保持0.1mm-0.2mm的加工间隙,电解液在加工间隙高速(10m/s- 20m/s)流动,进给达到一定深度后,完成静刀盖内壁减薄加工。
由于静刀盖内壁结构复杂,采用上述加工方法,加工间隙内流场分布不均匀,内壁表面易产生流痕,且随着工具阴极进给深度增加,加工间隙流场条件进一步恶化,局部区域缺液,最终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剃须刀静刀盖内壁减薄加工工艺的不足,提出一种加工效率高、加工过程稳定、精度高的静刀盖内壁减薄电解加工装置及其加工工艺方法,实现了静刀盖内壁的优质、高效加工。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剃须刀静刀盖内壁减薄电解加工工艺方法,基于电解加工原理,采用工具阴极对静刀盖毛坯的内壁进行减薄加工成形;在对静刀盖毛坯进行电解加工过程中,所述静刀盖毛坯相对于工具阴极直线进给的同时伴随着绕自身轴线的转动,所述静刀盖毛坯与工具阴极形成的加工间隙不断高速(10m/s-20m/s)流过电解加工所需的电解液。
所述静刀盖毛坯相对于工具阴极的直线进给速度为0.3mm/min-0.5mm/min,而静刀盖毛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速度为200rpm-500rpm。
所述电解液由工具阴极外侧流入加工间隙、而由工具阴极中心出液孔流出加工间隙,电解液的流动方式为反向收敛流动。
所述电解液为硝酸钠水溶液与饱和乙二胺四乙酸溶液配制而成的混合液;所述硝酸钠水溶液质量分数为8%-10%,所述乙二胺四乙酸溶液质量分数为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6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