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4895.6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时国忠;常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时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发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理室内环境污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于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主要来源于装修装饰材料和家具两部分。室内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①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②装修材料及新的组合家具;③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木器漆、粘胶剂等;④冬季施工过程中,加入的混凝土防冻剂、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
随着全装修住宅的逐步普及,室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室内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治理室内环境污染的方法,与本发明中负氧离子发生剂比较相关的有以下两种:
1、采用催化技术的方法:催化技术是以催化为主,结合超微过滤,从而保证在常温常压下使多种室内污染气体分解成无害无味物质,由单纯的物理吸附转变为化学吸附,具有能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但是采用催化技术需要纳米TiO2和紫外光照射,存在经济和技术的局限性,一般办公区或者居民区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
2、光触媒治理方法:光触媒在吸收太阳光或照明光源中的紫外线后,在紫外线能量的激发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面形成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把空气中游离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达到净化空气、杀菌、除臭等目的。但是,光触媒受到光照条件的限制,反应速度相对较慢,生产成本高,市场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光触媒作为一种被动的除污染方式,其产生的羟基和负氧离子降解污染物的速度只有大于污染物自身挥发速度的时候才会起效果,人体也同时在吸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同样有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环境污染治理的局限性,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剂及其制备方法,首次将纳米超分子技术引入室内环保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氧离子发生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换能剂专用复合粉体1.5%~4%、搭载剂1.5%~4%、分散剂0.2%~0.4%、余量为纯净水;其中所述的换能剂专用复合粉体,由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纳米硅藻土30%~50%、纳米电气石20%~40%、纳米二氧化钛20%~30%。
所述搭载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羧乙基纤维素钠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
本发明还提供制备负氧离子发生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A搭载剂的制备:将1.5~4重量份的所述搭载剂投入70重量份的水中,搅拌均匀;
(2)B功能母液的制备:将1.5~4重量份的所述换能剂专用复合粉体加入20重量份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0.2~0.4重量份分散剂,搅拌均匀;
(3)将B功能母液加入A搭载剂中,加水调整溶液总量至100重量份,搅拌均匀;
其中,步骤2所述的换能剂专用复合粉体,由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纳米硅藻土30%~50%、纳米电气石20%~40%、纳米二氧化钛20%~30%。
本发明中所述搭载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羧乙基纤维素钠中的任意一种。搭载剂的投入量要根据液体的所需粘稠度进行调整,以功能液投入后有良好的悬浮性为准。液体中不能有结节。
本发明中所述分散剂为六偏磷酸钠。
在上述制备负氧离子发生剂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搅拌都是采用高剪切分散机进行。
在制备负氧离子发生剂时,也可以用家用搅拌机替代,转速越高越好,功能母液制备时必须适当延长搅拌时间,使粉体达到良好的分散状态。
本发明负氧离子发生剂中三种纳米材料的性质和作用如下:
纳米硅藻土:纳米孔径是普通活性炭的5000-6000倍,吸附能力极强,经纳米改性后,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分互动,在吸放水过程中大量释放负离子。
纳米二氧化钛:世界公认的活性最强的光催化剂,经纳米改性后,在光照下,向空气中释放电子和空穴,与空气中的氧互动,瞬间氧化性可击穿几乎所有分子键。
纳米电气石:是地球上唯一带永久电极的晶体,可持续产生0.06毫安的电流,在不需任何附加条件和人工助力情况下,只要吸收太阳的光能,电气石表面就能够产生电荷。电气石集“远红外线发射仪”、“空气维生素”、“细胞活化剂”、“生物电平衡仪”等诸多特殊功能于一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时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时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8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通用的开合顺序装置
- 下一篇:开合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