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持客户识别模块卡待机的方法和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4444.2 | 申请日: | 201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东;朱春喜;彭程晖;赵育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客户 识别 模块 待机 方法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保持客户识别模块卡待机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以下简称:SIM)卡,也称为智能卡或用户身份识别卡,SIM卡在一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用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SIM卡是带有微处理器的芯片,内有5个模块: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CPU)、程序存储器、工作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和串行通信单元,这5个模块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中。SIM卡主要具备如下几种功能:
1)存储用户相关数据
SIM卡存储的数据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固定存放的数据。这类数据在移动设备(Mobile Equipment;以下简称:ME)被出售之前由SIM卡中心写入,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以下简称:IMSI)、鉴权密钥(Ki)等;第二类是暂时存放的有关网络的数据,例如:位置区域识别码(Location Area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LAI)、移动用户暂时识别码(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以下简称:TMSI)、禁止接入的公共电话网代码等;第三类是相关的业务代码,例如:个人识别码(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以下简称:PIN)、解锁码(PIN Unblocking Key;以下简称:PUK)、计费费率等;第四类是电话号码簿,是手机用户随时输入的电话号码。
2)用户PIN的操作和管理
SIM卡本身是通过PIN来保护的,PIN是一个四位到八位的个人密码,只有当用户输入正确的PIN时,SIM卡才能被启用,移动终端才能对SIM卡进行存取,也只有PIN认证通过后,用户才能上网通话。
3)用户身份鉴权
用户身份鉴权是在网络和SIM卡之间进行的,鉴权开始时,网络产生一个128比特的随机数(Rand),经无线电控制信道传送到移动台,SIM卡依据卡中的密钥Ki和算法A3,对接收到的Rand计算出鉴权响应(Signed Response;以下简称:SRES),并将结果发送给网络端。而网络端在鉴权中心查明该用户的密钥Ki,用同样的Rand和算法A3算出SRES,并与收到的SRES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鉴权通过。
4)SIM卡中的保密算法及密钥
SIM卡中最敏感的数据是保密算法A3、A8、密钥Ki、PIN、PUK和Kc。A3和A8算法是在生产SIM卡时写入的,无法读出。PIN码可由用户在手机上自己设定,PUK码由运营者持有,Kc是在加密过程中由Ki导出的。
SIM卡是围绕着处理器组织的,包括以下存储器:
1)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ROM为程序存储器,典型容量为16K字节,含有SIM卡的开发系统,算法A3和A8(也可能A38)是专有使用;
2)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以下简称:EEPROM),EEPROM为数据存储器,典型容量为8K字节,EEPROM存储了全部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GSM)规范定义域和与专有使用有关的数据;
3)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RAM为工作存储器,其容量还可以减小,典型值是数百字节,RAM包含与专有使用有关的数据。
使用EEPROM的SIM卡能保存手机关机时所存储的信息,并在必要时提取这些信息。使用者只要保存好SIM卡,即使更换手机仍可按同样身份使用。
虚拟SIM卡技术是一种直接取消现有的硬件SIM卡的技术。虚拟SIM卡是指移动网络运营商不使用SIM卡来绑定电话号码和用户的移动终端,而直接由运营商提供移动电话号码的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4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