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71581.0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0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占鹏;苏君伟;赵立仁;王海新;蔡立夫;王慧新;孙鸿文;吴金桐;李楠;赵燕;董静超;任亮;白一光;马青艳;陆岩;罗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29/00 | 分类号: | A01D29/00;A01D33/00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花生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栽种花生同时覆盖地膜已是普遍应用的方法,花生覆膜栽种可比落地种植增产20~25%,但是花生收获后,对塑料薄膜回收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大多是靠人工回收,即费工、费力,而且回收不彻底,造成环境污染,还影响下次的种植,人们也有采用可降解塑料膜的,却存在生产成本高;降解膜降解时间不好控制,使增产作用尚未结束,就开始破碎,影响花生的产量;有时降解不彻底的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在花生收获前能彻底干净地回收覆膜,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力的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包括上机架、下机架、上拉杆架、下拉杆架、上拉杆、下拉杆、地轮轴、地轮、链轮一、链轮二、链条,其特点是在下机架的前下方并列设有三个地膜铲,地膜铲上面连接地膜导辊,地膜导辊上方对应设有导膜槽,导膜槽对应设下输膜带,下输膜带上方对应设上输膜带,在下机架上对应上输膜带设有残膜箱,残膜箱下面用翻转轴连接残膜箱底板,残膜箱底板用液压柱塞泵控制,上输膜带轴连接液压马达一、下输膜带轴连接液压马达二,在上机架的后方连接油管二设有液压马达三,液压马达三连接液压柱塞泵,液压马达三出轴上装主动齿轮,在上机架后方上端用轴承座装平衡铁轴,在平衡铁轴上装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在平衡铁轴的两端上装扇形的平衡铁,在平衡铁轴的两端头上设有振动筛连杆,在两振动筛连杆下方设有条形振动筛,在振动筛的前端设有起果铲,在上机架的两侧下面用轴承座装链轮一轴,链轮一轴上装链轮一,在下机架下面中间处用轴承座装地轮轴,地轮轴两端头上装地轮,在地轮轴内侧装链轮二,链轮二用链条与链轮一传动连接,在上机架上方前面设有液压控制阀,液压控制阀用三通一连接油管一、油管二,在上机架前端梁上用上拉杆架活动地装上拉杆,上拉杆下方设有万向轴座,万向轴座中用万向轴活动连接万向拉杆,在下机架前面上方用下拉杆架铰连接下拉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可在花生收获前先回收地膜,利用液压控制系统,准确控制收膜和卸膜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由操作人员一人操作即可完成,残膜回收率可达99%,节省了人力物力,有利于花生的收获和再播种。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可回收残膜的花生收获机前部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后部结构图。
图中,1-平衡铁;2-残膜箱;2-1-残膜箱底板;3-振动筛连杆;4-液压马达一 ;5-振动筛;6-液压马达二;7-链轮一轴;8-地轮轴;9-链轮二;10-地轮;11-链条;12-链轮一;13-弹簧;14-流速阀;15-地膜导辊;16-地膜铲;17-下拉杆架;18-下机架;19-万向轴;19-1-万向轴座;20-上拉杆;21-油管二;22-三通一;23-液压控制阀;24-上输膜带; 25-上机架;26-主动齿轮;27-传动齿轮;28-液压马达三;29-液压柱塞泵;30-油管一;31-平衡铁轴;32-起果铲;33-输膜带轴;34-三通二;35-上拉杆架;36-下输膜带;37-三通三;38-铰接轴;39-导膜槽;40-万向拉杆;41-翻转轴;42-下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未经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71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体灭火装置
- 下一篇:砂岩抹灰结构环保吸声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