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炎消肿、促进伤口愈合功效的外用酊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7948.1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4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齐丽;曲艺;张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7/02;A61K35/32;A61K35/36;A61K35/5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消肿 促进 伤口 愈合 功效 外用 酊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炎消肿、促进伤口愈合功效的外用酊剂。
背景技术
在医院病房的医疗护理科目中,患者的皮肤黏膜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皮肤黏膜是人体最重要的防护器官,一旦这道防线被有效突破,细菌和病毒就很容易长驱直入,在各医院中以皮肤黏膜感染为诱因所导致的死亡病例并不少见。褥疮对于一些长期卧床的中老年患者是发病率最高、治疗过程最棘手的一种疾病,这种病情一旦出现就很难得到快速恢复,从而给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造成许多麻烦。一些外科术后患者由于体质、病情方面的复杂原因,出现术后感染的现象也十分多见。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不仅伤口不易愈合,而且还特别容易出现合并感染,不仅会延长治疗时间,而且还会引发新的危重病情。目前各医院中对于皮肤疾患者的病人通常都采离不开一些外用药物,应用比较多的都是一些抗炎止痛的西药。这些药物对此问题的疗效比较慢,而且还特别容易复发。传统医学虽然在病人的皮肤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研究,但是投入实际应用的药物却并不太多,挖掘和设计一些适用范围广、见效快的外用药剂对于提高医疗护理工作中皮肤保护的成功率显然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炎消肿、促进伤口愈合功效的外用酊剂,该药物不仅能够促进伤口快速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而且还具有消炎,疗效持久的优点。
本发明药物的原料组成和重量份配比是:
当归50-100g 白芍40-60g 甲珠8-20g
王不留行15-30g 皂刺10-30g 赤芍15-40g
川穹10-30g 花粉20-50g 鹿角胶20-50g
龟板胶20-50g 阿胶10-30g 乳香8-20g
没药8-20g 蜈蚣2-4条 全蝎10-20g
甘草5-10g 黄芪80-200g 黄柏10-30g
75%的酒精或65度白酒 500-1000 g。
以下是本发明药物原料中各组分的主要功效。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甲珠:活血散结、消痈溃坚。
王不留行:行血通经,消肿敛疮。
皂角刺:搜风,拔毒,消肿,排脓。
赤芍:活血通经、凉血散瘀、清热解毒。
川穹: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花粉:燥湿、收敛、止血。
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
龟板胶:滋阴潜阳、益肾健骨、补血止血。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乳香:调血活血,止痛追毒。
没药:散血祛瘀,消肿定痛。
蜈蚣:熄风镇痛,攻毒散解,通络止痛。
全蝎:祛风止痉,通络解毒。
黄芪:消毒排脓,敛疮生肌。
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本发明药物具有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抗炎,消肿,促进局部肉芽组织增生,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可用于糖尿病病足,疖、痈、脓肿,创口感染,褥疮等各种皮肤疾患。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的18种药物清洗干净,阴干后置于酒精液中,浸泡10天,滤出药渣,剩余酒液渗滤两次后置于清洁瓶中备用。
本发明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将创面常规清创后,将该酊剂涂于创面。
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药物原料中含有的止血、祛瘀、止痛、收敛、生肌类成分能够对各种褥疮、创面感染起到快速控制病情的功效。其中的攻毒散解、排脓敛疮类成分对于疖、痈、脓肿类患者也有极好的快速疗效。本发明中还选用了大量的扶正滋补类成分,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祛邪同步扶正治疗手法,通过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来更有效、更持久地战胜病邪。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本发明药物的原料组成和重量份配比是:
当归50g 白芍60g 甲珠15g
王不留行20g 皂刺15g 赤芍30g
川穹30g 花粉30g 鹿角胶3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医学院,未经齐齐哈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