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出压片机双螺母调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7914.2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2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魏艾兵;田会娜;孔令配;纪宇博;陈昌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58 | 分类号: | B29C43/58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3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挤出 压片 螺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出压片机的调距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带有两个螺母的调距装置。
背景技术
挤出压片机是橡胶制品生产普遍采用的设备,挤出压片机的制品有许多不同的厚度要求,所以挤出压片机在工作时,两个压片辊筒之间的距离经常需要调整,如图1所示,传统的挤出压片机的调距装置只有一个螺母,螺母与机架固定连接,丝杆被蜗轮蜗杆机构(蜗轮与丝杠锁紧连接)带动转动,沿固定螺母内螺纹旋转上下移动进行调距,传统调距装置丝杠既转动又上下移动,长期的反复运转后,丝杠头部对接触零件产生磨损,影响调距精度,特别是在负荷调距时磨损更大,因此传统调距装置只能停车调距,当调距装置反复运转后丝杠与螺母之间的间隙会逐渐加大,随着螺母与丝杠之间的间隙逐渐加大,当丝杠在正反两个方向换向时,螺母与丝杠的螺旋副在轴向的窜动量也就随之加大,这样就降低了辊筒调距准确性,甚至还会引起震动,而加大后的间隙很难恢复,通常只有通过更换螺母和更换丝杠的方法才能减小这个间隙,成本增加很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距精度高,调整成本低,可负荷调距的挤出压片机的双螺母调距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挤出压片机双螺母调距装置,包括丝杠(10)、壳体压盖(11)、壳体(12),壳体压盖(11)与壳体(12)形成封闭空腔,壳体(12)内装有蜗轮蜗杆机构,壳体(12)与机架固定连接,丝杠(10)与辊筒轴承固定连接,还包括调距螺母(7)和调距垫(8),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螺母(1)与丝杠(10)螺纹连接,调距螺母(7)和调距垫(8)与蜗轮螺母(1)通过第一螺钉(9)连接,调距螺母(7)与丝杠(10)螺纹连接,丝杠(10)与机架固定连接,蜗轮螺母(1)带动调距螺母(7)一起绕丝杠(10)转动使丝杠(10)上下移动。
所述丝杠(10)上设有键槽。
所述调距螺母(7)外侧与蜗轮螺母(1)通过第一键(6)联接。
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由蜗杆(13)和蜗轮螺母(1)组成,蜗杆(13)通过电动或手动驱动。
所述蜗轮螺母(1)上安装有径向轴承(2)和推力轴承(4)。
所述壳体压盖(11)上安装加油嘴(5)。
本发明挤出压片机双螺母调距装置,蜗轮螺母和调距螺母之间的间隙过大时,可以减小调距垫的厚度调整,从而减小螺纹副的窜动量,能够减小螺纹副窜动量,提高调距精度,调整成本较传统方式低很多,避免丝杠转动磨损可负荷调距。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挤出压片机调距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挤出压片机双螺母调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蜗轮螺母 2、径向轴承 3、垫片 4、推力轴承 5、加油嘴 6、第一键 7、调距螺母 8、调距垫 9、第一螺钉 10、丝杠 11、壳体压盖 12、壳体 13、蜗杆 14、第二螺钉 15、垫圈 16、第二键 17、第三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双螺母调距装置,主要由壳体12、壳体压盖11、蜗轮蜗杆机构、丝杠10、调距螺母7和调距垫8组成,蜗轮蜗杆机构安装在壳体12内,壳体压盖11与壳体12形成封闭空腔,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螺母1与丝杠10螺纹连接,调距螺母7和调距垫8与蜗轮螺母1通过第一螺钉9连接,调距螺母7与丝杠10螺纹连接,壳体12与机架固定连接,丝杠10与辊筒轴承固定连接,丝杠10与机架通过第二键16联接,第二键16通过第三螺钉17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丝杠10上带有键槽,第二键16只能在键槽内上下滑动,丝杠10不能转动,蜗杆13通过电动或手动驱动,蜗杆13带动蜗轮螺母1转动,蜗轮螺母1带动调距螺母7一起绕丝杠10转动使丝杠10上下移动,丝杠10只能上下移动,不转动,会减缓与螺母间间隙形成,同时丝杠10头部不会对接触零件产生转动磨损而影响调距精度,而且可以实现负荷调距,蜗轮螺母1上安装径向轴承2和推力轴承4,减小蜗轮螺母1转动偏心和轴向窜动,也提高了调距精度,壳体压盖11上安装加油嘴5用以注入润滑油,对径向轴承2和推力轴承4及蜗轮蜗杆机构进行润滑,使装置平稳运转,垫圈15通过第二螺钉14固定在壳体12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9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