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67626.7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勋;李岳翰;林晃蒂;刘家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电力 传输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开发能够充电或供电多种电子装置的无线电力供应系统越来越受到研发人员的关注。就无线电力供应系统来说,其允许电力被传输到电子装置,如便携式装置,而无需使用直接的电线连接。具体地,无线电力传输可使用感应器而取得,其在电流流过时产生磁场。此外,当存在一磁场时,电流可在另一感应器中加以感应生成。如果两个感应器安置在附近并且其中的一感应器由一电流进行驱动,那么,即使两感应器并未直接连接,另一感应器也会产生电流,藉由这种在两感应器之间的交互关系来实现无线电力传输。相对于有线电力连接,无线电力传输可免除多种问题,比如,电线所附带的杂乱,可携式电子装置重复地插拔充电电线的不便。
近来年,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3C产品中,无线充电技术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WPC)规定120W的非接触电力传输将陆续被定义并应用于家电产品。例如,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应用于电视显示器时,需要根据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来采用不同的传输功率并适时提供最大传输功率,使得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保持稳定。因而,不论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操作于固定频率或可变频率时,当等效负载变动而要求不同的最大功率输出时,其无线电力传输端如何达到适时地主动调整为最大功率传输已称为较为关键的控制依据。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于,如图1所示,将二次侧的绕组110作为反馈依据,由二次侧感应到一次侧后,并经由电容128的一端截取所感应的反馈讯号至控制器120,并将该反馈讯号作为调整输出功率的依据,最后由控制器120驱动反相器126进行传输功率调整。在该方法中,需要由二次侧感应反馈信号,且截取电容128的电压讯号方可实现,故而必须设计复杂的控制方法与硬件反馈电路。此外,该反馈方式并不能主动调整使无线电力传输端即时具备最大功率传输。
如前述部分所示,参照图1,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无线电力供应器102和远端装置104。其中,主电源输入经由主电源整流122、直流-直流转换器124、反相器126和电容128转换为变压器130的一次侧电压,而变压器130的二次侧感应该电压,并经由电容106、整流器112、控制器114达到负载116。其中,整流器112和控制器114还电性耦接一RF过滤器108。
在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中,将二次侧的绕组110作为反馈依据,由二次侧感应到一次侧后,并经由电容128的一端截取所感应的反馈讯号至控制器120,并将该反馈讯号作为调整输出功率的依据,最后由控制器120驱动反相器126进行传输功率调整。在该方法中,须设计复杂的控制方法与硬件反馈电路,而且该反馈方式无法主动调整使无线电力传输端即时具备最大功率传输。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颖的无线电力传输架构,以较简洁的设计方案取代上述现有的电路结构,在消除上述不足的同时,还可将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持续锁定在最大功率传输点,以对应负载端不同负载所需求的不同输出功率,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在设计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控制传输功率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包括:
一功率变换器,至少包括一功率开关;
一谐振补偿电路,包括位于一次侧的第一绕组和第一补偿电容,以及位于二次侧的第二绕组和第二补偿电容,其中,第一补偿电容电性连接至功率开关的一第一端,第二补偿电容并联连接一负载;
一增益补偿电路,用于接收流经功率开关的一电流信号,并对该电流信号进行增益放大;以及
一数字控制器,电性连接至增益补偿电路的输出端,用于根据放大后的信号来调节功率开关的控制信号,以调节系统的传输功率。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功率变换器为一半桥式的D类转换器,所述D类转换器包括串接的一第一开关和一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的连接点电性连接至所述增益补偿电路。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第一绕组与第一补偿电容串联或并联连接,所述第二绕组与所述第二补偿电容串联或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676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流电路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